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语言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复试之现代汉语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汉字的造字法

【答案】汉字的造字法是指汉字的构造方法。一般地说,汉字有四种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具体来说,象形是指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指事是指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会意是指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的造字法。形声是指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用形声法造的字叫做形声字。

2. 双宾语

【答案】双宾语是指一个动词后面连带的两个宾语的句式。两个宾语意义上前一个一般指人,可称指人宾语,或称近宾语,后一个宾语一般指物或事情,可称指物宾语或远宾语。带双宾语的动词大都是表示“给予”或“收取”意义的动词,如送、给等。例如,“伯父昨天给了我两本书”、“大家叫她祥林嫂”。同时,双宾语句可以转化为双宾句同义句,多数是将指物宾语提前。

3. 对偶

【答案】对偶是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起来进行修辞的一种方法。对偶的基本种类有正对、反对、串对。从形式上看,其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 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对偶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便于记诵,因而在抒情、叙事、议论等文章中广泛使用。

4. 联绵词

,【答案】联绵词是指双音节的单纯词,又称“连绵词”或“连绵字’。这种单纯词,每个音

节都不表示意义,只有两个音节连在一起才表示一个意义,构成一个语素,也才能在语言中作为一个词自由运用。联绵词大致可分为三类:

,; ①双声,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例如“参差’

②叠韵,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例如“仿徨”;

③非双生叠韵,例如“蝴蝶”。

5. 偏旁

【答案】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构成。偏旁由笔画构成,一个偏旁由一个或更多的笔画构成。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习惯上有“左偏右旁”的说法,这是采用“两分法”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得出的认识。由于汉字结构复杂,许多汉字并不是左右结构的。所以,不再区分左右,一律称之为“偏旁”。如“位、

,,,都是偏住、俭、停”中的“亻”“国、固、圈、围”中的“口”“偏、翩、篇、匾”中的“扁”

旁。

6. 撮口呼

【答案】撮口呼是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例如,üan , üe 等音。它是四呼中的一种,四呼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型分的类。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

7. 词缀

【答案】词缀是指不自由的定位语素。即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并且在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有一定的位置(或前或中或后)的语素。

词缀根据位置可以分为三类,在词根前称为前缀,在词根后称为后缀。例如汉语“第一”“第

,二”中的“第”“老张”“老三”中的“老”就是前缀,英语的“read-er ”(读者)、“voice-less ”(无

声的)、works (工作,单数第三人称)中的“一er ”“一less ”“一s ”等都是后缀; 还有茹着在词根中间的词缀叫做中缀,如汉语中的“糊里糊涂”的“里”。

二、简答题

8. “铁路”和“铁锅”是同一级语法单位吗? 为什么?

【答案】“铁路”和“铁锅”不是同一级语法单位。“铁路”是偏正型合成词,而“铁锅”是偏正结构的短语。

(1)词是造句的时候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最小的”是说词是不能扩展的,即在词中间一般不能再插入别的成分。短语是词的组合,它是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区分词和短语的办法是看它中间能否插入其他成分。

(2)“铁路”是轨道交通的一种,指一种运输方式。“铁”与“路”之间插入偏正结构的标不“的”的话,则成为单纯的用“铁”来标示路的构成材料,与“铁路”的整体词意不符。所以“铁路”是偏正型合成词。“铁锅”是锅的一种,用“铁”来标示“锅”的构成才材料,“铁”与“锅”之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如“铁制的锅,’,该结构的整体意义不变,所以“铁锅”是偏正结构的短语。

9. 比较下面两例的原文和改文,从句式选择上说说改文的好处。

①原文: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手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

改文: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彭荆风《骚路梨花》)

②原文:碧梧园里游人实在不少,彩色的衣裙在温热的阳光中闪耀着,人的视神经被刺得晕晕

的。

改文:碧梧园里的游人很不少,彩色的衣裙在炎热的阳光中闪耀着,人们只觉得眼花缭乱。 (叶圣陶《两样》)

【答案】①原文第二句是一个定语过多、结构过于复杂的单句,文学作品不宜多用,因句了显得冗长,不便阅读。改文是结构较松的复句,它由三个短分句组成,内容突出,能更好地表达语意,语气也比较舒缓,便于阅读和理解。

,②原文中的“人的视神经被刺得晕晕的”是被动句。陈述的对象是“人的视神经”其中的“视

神经”是专用语,不通俗; 从上下文来看,语体色彩也不很协调。改文为“人们只觉得眼花缭乱”是主动句,用语简练明确,通俗易懂,语体色彩协调一致。

10.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

(1)词的语法功能

①主要指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位;

②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

(2)词的形态词的形态可分两种:

①构形形态;

②构词形态。

(3)词的意义这里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11.基本词汇和常用词汇之间有什么区别?

【答案】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词汇,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语言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是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和常用词汇之间有什么区别:

(1)范围不同。基本词汇是词汇的核心部分,是反映基本生活现象的的词义基本没有变化一直沿用的词汇; 常用词汇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既有基本词汇也有一般词汇中比较活跃的词汇,词义变化发展较快。

(2)数量不同。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它包含的词比常用词汇中的词少,却很重要,它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为全民所共同理解。常用词汇数量多,不一定为全民族的成员所普遍掌握,它可以只在某一领域或语体中常用。

(劝特点不同。基本词汇具有稳固性、能产性和全民常用性的特点。基本词汇是新词产生的主要构词成分:常用词汇没有基本词汇那样强的稳固性,但却有很大的灵活性,词汇的发展演变一般都体现在常用词汇中。

12.举例说明一般的句法成分是如何配对的。

【答案】一般句法成分有八个。每一个成分都是在同一层次上跟另一成分发生直接关系,因而配成一对,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