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之现代汉语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四呼

【答案】四呼是指以唇形为标准区分韵母的四个类型。包括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

,完备十清人潘未《类音》,一直乎,合称四呼。“四呼”这一名称首见十明末无名氏《韵法直图》

沿用至今。四呼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韵母不是i 、u 、ü。和不以i 、u 、ü起头的韵母属于开口呼; 韵母是i 或以i 起头的韵母属于齐齿呼; 韵母是u 或以u 起头的韵母属于合口呼; 韵母是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属于撮口呼。

2. 焦点

【答案】焦点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从信息的角度看,句子中的新信息是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重点所在,这就是句子的“焦点”。在会话中,焦点通过语调重音标示出来,还可以用句法形式表现出来。焦点一定与说话者所设定的受话者所知道的某些信息有关,一定会用一些可以感知的手段标示出来。在会话中,焦点通过语调重音表现出来,例

,如果,语调重音落在“小明”上,那么“小明”就是信息的焦点,如果落如“小明吃了苹果。”

在“苹果”上,信息的焦点就是“苹果”。

3. 义项

【答案】义项是指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它原是辞书中的术语,这里借用来表示相应的语义单位。有的词只有一个义项,有的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一个词几个义项,各个义项只出现在自己的语境中,每个具体语境只有一个义项适用,别的义项不适用,因此它们存在一种互补关系。义项可以分为基本义和转义,前者是基本的、常用的义项; 后者是由基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4. 音位

【答案】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

,一出来的。例如说汉语普通话的人通常认为“埋”“麻”“忙”三个词里都包含同一个元音“a ”

般在标音时也都写作[a],其实这三个词的读音是

[mai][mA]

前后差别的[a][A]。在汉语普通话中[a][A]

此同属于一类。它们同属于一个音位[a]。

5. 音节

【答案】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发音时发音器官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音节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一般来说,除儿化音(如“花儿”hu ār )外,一个汉字的读

,它们分别包含了发音时舌位有的不同并不区别意义,不会引起意义上的误解,因

音就是一个音节。汉语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构成,少则一个音素,多则四个音素,且以元音为主。

6. 音位的自由变体

【答案】音位的自由变体是音位变体的一种。它是指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例如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n]和[1],东北有些地方的和

7. 层递

【答案】层递是修辞格的一种,是指用结构相似的平行语句表达层层递进或依次递降的事理。它主要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无论是递升或递降,都是层层深入的。它借步步推进,使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化,对表达的事理产生深刻的印象。比如“一根火柴,它自己熄灭了,却把别人点燃起来,引起了比自己大十倍、百倍、千倍以致数万万倍的熊熊大火。”

和,在相同的环境中随便念哪一个都可以,那么[n]和[[1]

以及是相对应的自由变体。

二、简答题

8. 有些方言区的人对韵母en , eng , in , ing 的发音有困难,常常区别不清,下列词语读音相混:分.化一一风化,地震一一地政,禁止一一静止,不信一一不幸。试问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分辨? .......

【答案】方言区的人对韵母en.eng , in.ing 分辨不清的情况,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都念成前鼻音尾韵母en 、in ,另一种是都念成后鼻音尾韵母eng , ing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问题都出在对鼻音n , ng 的发音要领掌握不好,掌握不住。

因此,学习时应从区别n , ng 的发音入手加以改正。n 是舌尖鼻音,发音时要把舌尖抵住上齿酿; ng 是舌根鼻音,发音时要把舌根抵住软腭。理解和掌握这些发音要领,认真比照复习,就容易将上述两类词语区分开来了。属于前一种情况的,着重练习ng 的发音; 属于后一种情况的,着重练习n 的发音。

9. 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什么?

【答案】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

(1)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内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语法分类。

(2)句法以短语和句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句结构的类型和规则。

10.一般把词与词(或词组)组合时发生的词形变化叫做形态。如果该形态反映一定的语法意义,则认为存在某种语法范畴(如“性”、“数”等)。有人认为:“俄语和法语的形态比英语的要丰富,而汉语则缺乏形态。”问:你怎么理解这种说法? 请举例说明。

【答案】汉语是缺乏形态的孤立语,形态不是其主要的语法形式,而为屈折语代表的英语和俄语都是具有丰富形态的,尤其是俄语和法语是形态特别丰富的语言。

(1)形态的含义

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称为词形变化,或者称为形态。

(2)英语、俄语和法语中的形态

①英语的有些实词在组合中要有词形变化。例如:

The report was good.(这个报告是好的)

The reports were good.(这些报告是好的)

前一句的report 指的是一个报告,后一句reports 指的是一些报告。在英语里,像“report ”这样的可数名词进人句子,必须表明是单数还是复数。这两句话所表达的都是过去的事情。像“be ”这样的动词,进入句子时必须表明时态,在人称和数上也要与主语一致。这些都要求词尾相应的起变化,以满足组合的要求。

英语的词形变化还算是比较简单的。动词最多有五个形式,如give 、gives 、gave 、given 、giving (be 是唯一的例外,有八个形式); 名词最多有四个形式,如man 、man ’s 、men 、men ’s ; 代词也有四个形式,如I 、me 、my 、mine ; 形容词有三个形式,如slow 、slower 、slowest 。词形变化的多数形式是变更屈折后缀,也有一些是使词根内部的元音、辅音发生变化,如foot-feet 、bring-brought 、see-saw 、think-thought 、go-went 。这些都是一些公认的不规则变化。

②俄语的词形变化比英语复杂得多。普通名词有单数、复数的区别,单、复数各有六个格的变化,一个名词就有十二种变化。名词又有阳、阴、中三种性的区别,不同性的名词有不同的变格规则。一个形容词有长尾、短尾的区别,它们又各有数、性、格的变化,共有四十八个形式。动词的变化更加复杂,一个动词的各种变化形式加在一起不下一百种。记住各种词形变化是外国人学习这类形态丰富的语言时的主要困难。

③法语中形态也非常丰富,如动词的形态,语态有:直陈式,条件式,命令式,虚拟式,不定式; 时态有更多,比如:现在时,简单将来时,先将来时,最近将来时,简单过去时,复合过去时,俞过去时,未完成过去时,最近过去时; 人称当然只有8个:我,你,他/它,她,我们,你们/您,他们/它们,她们。

与英语相比,俄语和法语是形态较多的,是形态很丰富的。

(3)汉语的实词缺少形态变化,同一个词的句法功能往往有比较大的灵活性,而主要的语法手段也只是依靠语序和虚词。从这一点来看,因为语法范畴必须有词形变化的形式体现,汉语没有形态,严格地说也就没有性、数、格等语法范畴。

总之,在形态丰富的曲折语中,俄语和法语是比英语拥有更加丰富的形态的,而汉语则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