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苏大学管理学院842公共政策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情景描述法

【答案】情景描述法又称脚本写作法。这种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政策未来的预测之中。它把研究对象分为主题和环境,通过对环境的研究,识别影响主题发展的外部因素,模拟外部因素可能发生的各种交叉情景,以预测主题发展的各种可能前景。情景描述表现为着重研究偶发事情及决策要点的一系列假设事件。

情景描述预测的过程包括如下几个基本步骤:

①确定预测主题;

②根据预测主题,寻找资料;

③寻找影响主题的环境因素;

④分析在不同影响领域主题实现的可能性以及突发事件的影响;

⑤对各种可能出现的主题状态进行预测。

2. 趋势外推

【答案】趋势外推是预测的方法论基础的一种。趋势外推把过去观察到的趋势扩展到未来。它假定过去发生的事情在未来也将会发生,只要没有新的政策或出乎意料的事件的干预而改变了事件的进程。趋势外推的根据是归纳推理,即一种从特殊的观察陈述(如时间序列数据)到一般结沦的推理过程。在趋势外推中,通常是从一系列时间的序列数据开始,把过去的趋势推断到未来,然后寻求有助于证明这种推断的规则和假设的帮助。

3. 政策过程

【答案】政策过程是指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使得政策系统呈现一个动态的运行过程。

伊斯顿提出的政治系统论观点认为,政策系统的运行表现为一个系统的不断输入、转换、输出的过程。政策环境首先把种种要求和支持传导给政策主体,从而输入政治体系。其中,要求是指个人和团体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向政府提出采取行动的主张; 支持是指团体和个人遵守选举结果、缴纳税收、服从法律以及接受权威性的政府为满足要求而做出的决定或所采取的行动。

这些要求和支持通过政治体系内部转换,变成政策方案输出,作用于环境,引起环境变化,产生新的要求。而这种新的要求反馈到政治体系,进一步导致政策输出。在这种循环往复中,政策源源不断地产生,政策系统的运行得以持续进行。

4. 备选方案

【答案】备选方案是决策者解决政策问题的行动过程的选择,或是达成政策目标的可供利用

的手段、措施或办法。依政策问题性质的不同,备选方案可以表现为政策、策略或各种行动过程。

5. 精英

【答案】精英是相对于一般社会大众而言的。社会被认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掌握权力的少数人精英,另一部分是社会大众。只有很少的人为社会分配价值,大众小能决定公共政策。精英是从社会经济上层小成比例地抽取出来的,公共政策反映的不是大众的需求,而是反映在社会中占少数、居统治地位的精英们的价值取向。大众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冷漠的和缺乏信息的,因此大众情感在更多时候为精英所操纵。精英主义认为,精英在关于社会体系的规范上拥有共识,不为追求卓越而竞争,精英的共识多于分歧。社会的统治者是社会的少数,但他们在智力、性格、能力、财产等方面超过大多数被统治者,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和作用,是社会的精英。其中极少数的政治精英代表一定的利益集团,掌握着重大决策权,他们的政治态度、言行对政治发展方向和前景产生重要影响,决定着政治的性质。精英理论认为,必须分析这些政治精英才能揭示政治的本质和规律。

6. 外在成本

【答案】外在成本是指在决策规则的选择中,由于其他人的行动而使单个参与者预期个人所承担的成本,或者说,它是一项政策方案的实施将给那些偏好与之不一致的人所带来的损害,这种成本是通过集体决策的内在强制性而施加给单个参与者的。投票规则的成本有外在成本和决策成本两种。

二、简答题

7. 简述韦唐的政策评估模式。

【答案】韦唐从政府干预的实质结果入手,按“组织者”的不同将评估模式分为三大类:效果模式、经济模式和职业化模式。

(1)效果模式

①目标达成模式。目标达成模式是探讨评估问题的传统方法,‘已主要山两部分组成:a. 目标达成评价。关注结果与政策(项目)目标是否一致。b. 影响评价。关注结果是不是由政策(项目)所造成。应用目标达成模式要按三个步骤进行:a 明确政策(项目)目标政策(目标)及它们的真正含义,并将它们按重要程度加以排序,再把它们转变成可以测量的客体; b. 测定这些预定目标实际上可在多大程度上实现; c. 弄清楚政策(项目)促使或阻碍目标实现的程度。

②附带效果模式。附带效果模式正好解决了日标达成模式的“困境”,即关注非预期的、预料之外的政策效果。附带效果是指项目目标范围之外的影响,与主要效果一一政策制定者有意识地想要得到的主要实质性影响一一相区别。附带效果模式的特征是预定目标仍然是基本的“组织者”,但是要充分考虑到附带效果的存在。

③无目标模式。无目标模式最初由米歇尔·斯克里文设计,他猛烈抨击评估者沉迷十预定的干预目标,被牵着鼻子走。无目标模式的“组织者”是结果一一不管是计划内还是计划外的结果。

评估者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观察政策实施,然后找出所有相关的效果。无目标模式对政策效果持广阔的视角,它帮助评估者全面关注结果,尤其是一些可能被忽视的结果。无目标模式与政策效果模式的主要区别是:附带效果模式仍然是“基于日标”之上的,同时辅之于对各种附带效果的考察评估; 而无目标模式则完全抛开政策的预定目标和其他事前标准,只分析研究结果,单纯判断结果的价值。

④综合评估模式。综合评估模式的评估范围比目标达成模式广泛得多。该模式认为,评估不应只局限在已得到的结果上,而至少应包括执行,甚至还包括计划。综合评估模式与目标达成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目标达成模式关注的是预定的和实际的结果是否相符,而综合评估模式除了关注结果,也包括判断政府干预的计划、决策和执行阶段。

⑤顾客导向模式。顾客导向模式将政策干预对象的目标、期望、关心甚至需要作为评估的组织原则和价值准则。顾客导向评估的核心是项目是否使顾客的关心、需要和期望得到满足。

⑥利益相关者模式。利益相关者是指所有对政策(项目)的目标和执行感兴趣,并对其具有影响的团体和个人。它和顾客导向模式相似,它们的主要区别是顾客导向模式关注的对象是受影响的一组利益群体,而利益相关者模式关注的是所有对象。应用利益相关者模式首先要找出卷入或对项目的出台、执行和结果感兴趣的主要团体和个人。

(2)经济模式

同效果评估模式相反,经济模式最典型的特征是关注成本。经济模式可以分为生产率模式和效率模式。

①生产率模式。生产率就是产出与投入的比率。韦唐在德洛尔提出的政策评估常用价值准则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研究,形成了以下10条准则:a. 过去; b. 国内比较; c. 国际比价; d 水准基点; e. 目标; f. 顾客期望; g. 利益相关者期望; h. 职业准则; i. 最小化; j. 最优化。

②效率模式。效率通常被当作公共行政的价值。西蒙在他的《行政行为》一书中认为:行政人员应用实际问题的标准之一是效率。资源、投入在行政人员的支配下受严格限制。他的功能是有效地应用提供给他的有限的资源使政府项目的产出最大化。

(3)职业化模式

职业化模式是指职业人员根据自己的价值准则和执行的质量标准来评估其他人员的执行情况,主要是同行评议。同行评议特别着力于对评估对象作一个全面的质量判断,在一些技术性领域,政治官员们把规划和讨论专业性的技术问题留给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员去完成。实施同行评议要做到:

①选定同行。这个同行应该是具有比被评估的同事具有更专业的知识的专家,并且他们是独立的,并没有实施这一领域的工作。

②评估者与被评估者应相互作用,评估者应认真考虑被评估者的观点,而被评估者要提供相关的资料。职业化模式主要应用于公共生活中的一些目标较复杂、技术难度较大的领域。

8. 如何评价政策变化的两种基本模式?

【答案】(1)政策分析学者提出了政策变化的两种基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