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温州大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游戏
【答案】游戏是学前儿童喜欢的、主动的活动,是学前儿童创造性反映现实的活动。游戏是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周围生活的活动,是幼儿现实生活的反映,是幼儿有目的、有意识、积极的反映活动,也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愉快的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学习事半功倍。幼儿园之所以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因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幼儿在游戏中最容易获得全面发展。
二、简答题
2. 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和测验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观察者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并由此分析被观察者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观察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发展心理学早期的许多研究大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的。例如,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和陈鹤琴的《儿童心理学之研究》等,都主要是通过观察法收集资料完成的。
进行观察研究首先必须进行观察设计。观察设计通常包括如下三个步骤。首先是确定观察内容和对象;其次是选择观察策略;最后是制订观察记录表。
观察法的优点:①可以在行为发生的当时及现场进行观察、记录,能够收集到行为发生、发展过程的资料,具有很强的生态效度。缺点:①观察资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观察者本人的能力水平、心理因素的影响;②许多发展心理学研究者希望观察到的行为的发生有时是难以预知的;③观察法的运用往往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较多的时间。
(2)访谈法
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访谈对象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收集其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访谈法的特点:①整个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访谈对象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在访谈中,访谈者应争取掌握访谈过程的主动权,积极影响访谈对象,尽可能使研究按照预定的计划开展;②它具有特定的研究目的和一整套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原则。
访谈法的优点:能有针对性地收集研究数据,适用于一切具有口头表达能力的不同文化程度的访谈对象,具有较问卷法更高的效率。缺点:访谈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受访谈者自身的素质影响较大;②费时费力;③所得资料不易量化;④访谈效果受环境、时间和访谈对象特点的限制。
(3)问卷法
问卷法是指用经过严格设计的、具有固定结构的问卷对被试群体进行调查的研究方法。
问卷法的特点:①问卷结构化程度较高,避免了盲目性和主观性;②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大量资料;③所得资料便于进行定量分析。
问卷法的优点:①内容客观统一;②结果处理分析方便;③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④匿名性强,能够获得被试较为真实的回答。缺点:①对被试的言语发展水平有一定要求,因而不适于年幼被试;②被试的回答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而由此获得的有些数据资料还需用其他方法加以印证。
(4)测验法
测验法是采用经过标准化的测验量表对被试进行测量的研究方法。
测验法的优点:①测验量表的编制十分严谨,结果处理方便,量表有现成的常模,可以直接进行对比研究;②量表的种类较多,可以适应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缺点:①使用灵活性差,对主试的要求较高;②结果难以进行定性分析;③被试的成绩也可能受练习、测验经验的影响等。
3. 学龄前儿童攻击行为的变化特点是什么?
【答案】学龄前儿童攻击行为的变化特点如下:
(1)学前期无缘无故发脾气的现象会不断减少,4岁之后就比较少见了。
(2)对攻击和挫折的报复性反应在儿童3岁后急剧增加。
(3)攻击行为的缘起随年龄变化。2-3岁的儿童攻击发作多在家长用权威方式反对他们的活动之后出现;年长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多出现在与同伴或兄弟姐妹的冲突之后。
(4)攻击行为的形式也随着年龄而变化。2-3岁的儿童多为踢打对手。发生争执的原因是争玩具或其他物品;年长的儿童较少动手,多为动弄对方,说闲话或嘲笑,给对方起外号等等;年龄越大,攻击行为越具有敌意。
(5)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频率会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三、论述题
4. 为什么说游戏是适合于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方法,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方式?
【答案】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游戏,游戏不但是幼儿认识世界的手杖,观察生活的窗口,积累知识和经验的源泉,而且也是通过实际活动,积极探索周围世界的重要方式。
首先,游戏具有社会性,它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反映了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儿童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渴望参与成人的一些活动,可是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游戏恰恰解决了这一矛盾。游戏作为儿童获得和表达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情境,为儿童提供了社会性发展的机会,可以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倾向,学会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而这是儿童同情心、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发展的基础。
其次,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它不是社会生活简单的翻版。儿童在游戏中既能利用假想情境自由地从事自己向往的各种活动(如过家家、打针等),又不受真实生活中许多条
件的限制(如体力、技能、工具等);既可以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又能真实再现和体验成人生活中的感受及人际关系,认识周围的各种事物。
此外,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它既不像劳动那样要求创造财富,又不像学习那样具有强制的义务性,因而深受儿童喜爱。
在游戏过程中,儿童既可以体验到开放、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又可以发展适应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幼儿不但练习各种基本动作,使运动器官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也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游戏还帮助儿童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对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