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论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选择

关键词:90年代中后期,对外贸易,政策,选择

  摘要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时代已经过去,经济生活日趋国际化。国际贸易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面对这一形势,我们必须适时地、恰当的选择对外贸易政策,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更好地制定产业政策,确定相应的进出口战略。也只有这样,才能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加速我国外贸机制的改革,充分发挥我国的综合国力优势,在新的国际分工中找到自己的恰当为止,扬长避短,获得更多得比较利益。总之,在90年代中后期,探讨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选择这一课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全文有引言、正文、结束语三部分组成。 引言概述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状况,点明了本文探讨的主题,指出了前文的总体框架。 征文分三部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第一部分:通过对两种外贸政策及发展中国家外贸政策的选择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指出了90年代中后期我国应采取和衣而又适度的保护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是对外贸易政策的两种基本形式。在以往的争论中,往往把他们放到对立的两面进行探讨。实际上,他们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对立,而且两者之间还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其一,百户贸易并不是闭关自守、不发展对外贸易,也不是派出国外的竞争,而是把这种外来的竞争限制在本国经济可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其二,自由贸易哪怕是在观念上也没有走上绝对的自由。其三,国际贸易双方经济实力悬殊,要长久的维持这种贸易关系是困难的。经济后进国家适当采取保护政策,逐渐增强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正是为自由贸易创造条件。从以往的经验中,我们可根据生产力发展规律,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在每一阶段,做出适当的贸易政策选择。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同时又不能没有适当保护,本文从国内市场、产业发展、经济合作、国际市场四个方面论述了在90年代中后期,我国应采取合理而又适度的保护贸易政策的依据。 第二部分:从保护的合理性和适度性、市读报的范围、适度保护的标准、过度保护的危害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保护应注意的问题。保护贸易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最终实现自由贸易的手段,我们在实际中,要是保护措施具有策略性、灵活性,做到既不过轻,也不过重。同时,把必要的贸易保护严格的限定在保护幼稚产业的范围内,既保护对象应同时满足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应尽的幼稚产业在其他国家已经处于相当成熟两个条件。关于适度保护的标准,其主要途径就是通过适当的进口税率有效的引入国际竞争,组织低效企业进入幼稚产业。超出适当程度的保护就形成了过度保护,它对社会经济运行的不良影响是相当广泛和深刻的,既不利于形成规模经济、阻碍技术进步、产生广泛的关联效应,我们必须努力防止和消除过度保护现象。 第三部分:提出了采取合理而又适度的保护贸易政策的具体实施措施。首先,要对外开放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关税减免的管理,是关税减免法制化、程序桂芳科学化、家杜制约程序化、秉公执法专业化。鉴于目前国际上的倾销和反倾销对中国的进出贸易产生的很大的影响,我要力争避免反倾销,加强罂粟工作,建立中国的反进口倾销体系。在优化进出口上皮的结构方面,要符合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公平竞争的原则。其次,要完善外贸体制,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指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适应国际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特点的一种新的企业制度。所以,我们要做到加强外贸企业的产权改革;减少外贸公司的短期行为;彻底转换政府职能;进一步改革外贸经营制度,放开外贸经营权;加强进出口商会的作用。 结束语说明了我国当前采取合理而又适度的贸易保护政策只是一个过渡阶段,而走向开放、坐像相对自由的国际贸易和竞争,将是当前和今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纵观全文,本论文主要有以下特点: 系统性、全面性。碑文从总体上把握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和国内经济发展的特点,同时又全面地、系统地分析了自由贸易的合理性和保护贸易的正当性,其逻辑严密,理论准确。 新颖性。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外贸政策的选择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对自由贸易政策持否定态度。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虽然有所改变,但在思想上、理论上仍存在不少模糊认识。另一种是认为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各有利弊,自由贸易政策之利,就是保护贸易政策之弊,反之亦然,因此,主张对这两种贸易政策次"边整台独"。本文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认为在90年代中后期应采取合理而又适度的保护贸易政策,从而为最终实现自由贸易奠定基础。 实践性。本文从现实出发,提出了政策实施的具体措施,具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