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冷战的结束,东盟作为中小国家的区域性组织,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外交、经济发展、区域合作以及地区安全等诸方面日益活跃,做出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区域性组织之一。东盟的崛起以及其影响力的扩大,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亚太地区的力量格局,从而使亚太地区中、美、日和东盟关系呈现复杂化的特点。也是东盟与中国关系的研究,成为我国外交领域研究的新课题。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冷战后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中国和东盟亚太地区战略调整的主要内容、探讨了双方关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世纪之交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主要内容,展望了新世纪中国和东盟关系的可能前景。 在引言部分,论文介绍了东盟的发展历程以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简单经过,分析了世纪之交的中国-东盟关系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第一部分,论文介绍了世纪之交发展中国与东盟关系所面临的地区形势。分析了亚太地区多极化的趋势,东亚的经济奇迹,以及日趋活跃的区域合作。并分析了冷战以后亚太地区安全领域所呈现的三个特点。 第二部分,论文研究了新形势下中国和东盟亚太地区战略调整的主要内容。在第一部分里,论文赵忠分析了东盟在我国亚太地区战略中的地位,以及东盟对中国在国际和亚太舞台战略地位的认识。提出了东盟是我国瓦解西方某种"遏制"图谋可以利用的重要力量,是我国潜在的、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的观点。并分析了"中国威胁论"对中国地区安全的影响。在分析东盟的亚太地区战略时,论文提出了冷战后东盟在地区安全、经济发展和政治外交方面所面临的三大历史性课题,以及东盟地区战略调整的具体措施,并讨论了中国在东盟地区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第三、四部分,论文从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全面分析了自冷战以来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状况,探讨了影响双方关系的几个主要因素。例如,经贸合作中的竞争性、南中国海的主权争议、台湾与东盟的关系以及美日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影响。并在具体关系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以及我国应持有的政策、策略。 最后论文探讨了世纪之交的中国与东盟关系。在这一部分里,论文运用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赵忠分析了未来中国与东盟关系应注意的三个问题,即:充分认识发展中国与东盟关系的重要性;理智和务实的处理双方之间存在的问题;大力发展经贸关系。在对中国和东盟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未来的中国与东盟关系,论文认为:未来中国与东盟关系应是以双方各自的国家利益为基础,伊经贸关系为主导,以协调和竞争为主要内容,讲求实效、互利合作的一种新型关系。在论文的最后分析了未来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两种可能模式。 中国-东盟关系的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的专门研究。国内外对东盟的历史和现状研究的较多,在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理论研究方面,尽管丰富多彩,却显得较为零碎、分散、仅局限于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分析上,缺乏系统的研究与探讨。并且体系相异、观点各一。在对未来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方面有明显的不足。 论文就是针对国内外在中国和东盟关系理论研究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在参阅和综合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世纪之交的中国-东盟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探讨。论文首次分析并提出了未来中国-东盟关系的主要内容,探讨了东盟在我国亚太地区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东盟是我国瓦解西方"遏制"图谋的可以利用的重要力量的观点。这些研究和主张地提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与东盟关系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我国发展与东盟关系的外交实践,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