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大学语文教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语文校本课程? 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开发语文校本课程。
【答案】(1)语文校本课程的含义
语文校本课程是语文学科视野中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开发主体,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为适应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而开发的有学校个性特色的语文课程。
(2)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
语文小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包括:
①课程的选择
这一途径对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要求最低,也是目前采用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模块的选择,就课程资源而言主要是利用现有的语文教材。课程选择只要应当具备两个前提:教师具有选择权和有充足的选择空间。
②课程的改编
这一开发方式的重点在于“改编”,对教师课程开发能力要求较高,除了课程选择外,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选择好的选修模块进行因地制宜地改造,以更好的满足学生需求,即进行课程改编。课程改编利用的课程资源也主要是语文教材。课程改编涉及的因素包括:目的;
b. 内容选择;
c. 内容组织;
d. 学习经验;
e. 学习资料。
③课程的新编
a. 高中语文选修II 中各模块课程属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这正是课程标准预留给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阵地,由学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自主开发,这部分课程是完全意义上的语文校本课程,这部分课程的开发也是完全意义上的课程开发,即课程新编。
b. 课程新编中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内容、课程计划、课程实施等各要素,均由当地有关部门组织力量或该学校教师自主完成开发任务。课程新编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无限的。
2. 什么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在新课程中实施中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1)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是指语文教师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依托语文学科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语文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不断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
(2)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意义
①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一所学校可能房子很漂亮、仪器很先进,但如果没有好的教师队伍,其教育质量也不会高,学生也不会来。课程的执行者是教师,再好的理念、内容,没有好的老师,课程改革也搞不好。
②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
教育改革绝大多数是从上而下的,是一种政策,要你改,教师自身没有觉得他要改。这在一个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是可以这么做的,也必须是这么做的。当教师的理念更新了,能力提高了,就认识到现行的教育方法的弊端,要改掉它。这时候,教改的原动力就是教师自己。
③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学校凝聚力的核心要素
一个学校有没有凝聚力,有没有向心力,有没有向上的力量,教师是关键。而教师的力量从什么地方来呢? 从教师的发展来,人会产生惰性,如果教师工作变成机械性的工作,每天上班面对学生,上课,批改作业,年复一年,到最后就会懈怠,就会丧失教学兴趣。而学校凝聚力的提高,让人觉得有朝气,使学生、教师不断地有新的目标,不断地有新的成绩,不断地有新鲜感,不断有成就感,不断地有向上的动力。这里所说的发展是一种事业感、成就感,在教育岗位上的职业发展。教师发展是教师自身幸福感的源泉。
④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
中小学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而奠基的,应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通过教师的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有利于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更有利于教师的不断学习与成长,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二、论述题
3. 联系教学实际,谈谈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施过程和实施策略。
【答案】(1)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施过程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活动准备阶段,进入问题(课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和问题求解阶段,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
①活动准备阶段
a. 要选择和确定活动主题或课题
学生选择和提出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或课题的过程,就是发展学生问题意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能力的过程。
b. 要研制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案
研制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规划、组织能力的过程。在准备阶段,教师应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研制活动方案.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活动的主题或课题;
第二,活动的目标和具体内容或任务;
第三,活动的对象、情境、时间和地点;
第四,活动开展的步骤或过程;
第五,任务分工及具体要求;
第六,活动预期效果及成果呈现方式,相关条件与保障。
②进入问题(课题)情境阶段
进入问题(课题)情境,就是识别问题(课题)的关键所在。即对问题(课题)进行理解和分解,将问题情境与已有的知识基础或认知结构联系起来。
③实践体验、问题求解阶段
这一阶段是综合性学习的关键。学生明确问题、进入问题情境之后,便要进入探索实践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主要包括:为解决问题收集、筛选信息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并实施执行直至检验结果,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各种形式的人际交往、沟通活动等。
④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
这一阶段,学生将在独立探究或小组合作中所取得的学习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和发表。成果发表的形式应多种多样,可以运用书面呈现形式,也可以运用口头表达形式,可以是讨论、辩论、演讲、演示,也可以办展览、搞竞赛、出墙报等。
(2)组织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策略
①要努力追求个性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统一;
②要特别关注教育民主和资源共享;
③因材施教,因地制宣;
④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⑤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⑥要引导学生全员参与,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和闪光点;
⑦尽可能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社区学习资源较为丰富的文化场馆建立友好关系,以保障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实施综合性学习除了追求语文学科内部的听、说、读、写的结合,还应追求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衔接。
4. 反思我国的写作教学,你有哪些体会与建议。
【答案】(1)对语文写作教学的反思
①从总体上讲,教学设计是当前写作教学的薄弱环节
a. 中学写作教学设计的问题,首先在于设计意识的淡薄。
b. 课堂里写作教学设计的“缺失”或“自我放逐”表现为教师热衷于以学生的“习得”式“自由写作”代替通过“教”使学生“学得”写作知识、提高写作能力的规范教学。
c. 写作教学设计的缺席,与教师的写作教学观有关。
②写作教学设计的重点,往往放在写作内容上
当前写作教学设计有一种明显的倾向,即教师往往把设计的重点,放在“写什么”上。因此,出现了一些以“制造写作内容”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设计的策略主要有三种:
a. 搞活动
这种课程的一般程序是:(教师)设计活动——(师生)组织开展活动——(学生)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