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简称ETF,是一种新兴的金融理财产品,兼顾股票和指数基金的特色,具有交易成本低廉、交易灵活、流动性强、操作高透明度、能够分散投资并降低投资风险等优势。ETF越来越受到投资者追捧,在促进我国资本市场成熟繁荣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该如何评价一只ETF的成功与否?中国ETF现状的市场质量如何?传统的评价方法是否有缺陷?能否及如何改进才能更科学有效的评价?解决以上问题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我国最早成立的第一只ETF直到2012年底成立的所有49只ETF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不同需求的投资者出发,在ETF运作和套利效率上通过对样本跟踪误差、跟踪偏离度及折溢价率的计算统计,得出我国ETF的市场发展表现、趋势特征变化,指标的逐渐趋好也客观体现了新兴投资产品ETF的价值及发展潜力,进而为投资者们提供了些许ETF投资策略。其次,本研究将数据包络方法中的SBM模型应用于我国ETF绩效评价,将风险进行拆分,突出风险的潜在性,模型结果基于对夏普比率有效修正补充,证明了是一定程度上能够在大盘下跌阶段时挑选冠军ETF的有效方法;为投资者与基金管理者提供了考察并改良ETF绩效的深入途径;与晨星评价的对比也验证了方法在实际中具有一定实践应用价值。两个层次角度的评估内容互为补充配合,相辅相成,使得对我国ETF绩效评估更为全面完善、深入有效。最后基于分析结果,给出了详细具体的ETF相关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