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保障概论(跨学科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失业保险

【答案】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对非因本人原因失去工作、中断收入的劳动者,提供限定时期的物质帮助以及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它对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促进再就业、弱化失业负效应、稳定社会秩序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失业保险制度正朝着“就业导向型”发展。

2. 缴费确定制度

【答案】缴费确定模式是指结合未来的养老负担、基金的保值增值、通货膨胀率、企业的合理负担、现行劳动力市场和工资水平等因素,经过预测,确定一个相当长时期内比较稳定的缴费比例或标准,再根据这个缴费标准来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并完全或部分地存入劳动者的个人账户,在劳动者失去劳动能力后,以其个人账户中的金额作为养老保险金或养老保险金的一部分,这种模式实质上是“以收定支”。缴费确定模式维持的是长期内的纵向平衡,这种模式通常和完全积累或部分积累模式联系在一起的。

3. 引致退体效应

【答案】引致退休效应是指相对于没有受保障的人,受到制度保障的人具有更早退休的激励(更倾向于提前退休),而提前退体会导致预期退体时间的延长,这就需要在退休之前积累更多的储蓄的现象。

4. 贝弗里奇

【答案】贝弗里奇是指被称为“福利国家之父”的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勋爵。1942年,英国以贝弗里奇为主席的内阁不管部大臣属下的一个社会保险和联合失业委员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计划提出了一个《社会保险及有关福利问题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该报告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因其影响了英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进程,而被业内人士视为福利国家的奠基石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里程碑,并为无数的经济学家和社会保障工作者所推崇、研究和学习借鉴。

5. 社会保障的挤出效应

【答案】社会保障的挤出效应是指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资产替代效应,所以会大幅度挤出私人储蓄,即社会保障对储蓄具有挤出效应,从而减少经济增长所需的资金积累。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

6. 福利经济学

【答案】福利经济学分为新福利经济和旧福利经济,是指寻求最大社会经济福利的经济理论体系,主要研究如何进行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如何进行收入分配以实现公平,以及如何进行集体选择以增进社会福利。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福利经济学不仅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公共选择经济学和产权经济学,也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起着直接的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经济学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福利经济学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7. 员工福利

【答案】员工福利(又称职业福利、机构福利),是以企业或社会团体为责任主体,专门面向内部员工的一种福利待遇。

①广义的员工福利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国家规定实施的各类基本的社会保障、企业年金及其他商业团体保险计划、股权、期权计划、其他自主建立的福利计划等,它本质上属于职工激励机制范畴,是职工薪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狭义的员工福利是指为满足职工的生活或工作需要,企业自主建立的、非法定的、在工资收入之外向员工本人及其家属提供的一系列福利项目,包括货币津贴、实物和服务等形式。

8. 军人保障

【答案】军人保障是指国家建立的,以军人(特定情形下惠及其家属)为保障对象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称,它是一个由国家(中央政府)直接负责、能够涵盖军人多种风险的综合性保障系统。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军人保障构成了一个既相对独立、又与其他社会保障系统相联系的子系统,它在解除军人后顾之忧、稳定军心、巩固国防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

二、简答题

9.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答案】(1)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来源

①财政预算

根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从法律上明确了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来源,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需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人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专项管理,专款专用。”这一规定表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以地方政府为责任主体的社会救助,地方政府则政应当承担全部责任。

②社会捐献

除明确政府供款责任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还同时规定“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捐款、资助; 所提供的捐赠资助,全部纳入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因此,社会捐献构成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补充供款渠道。

(2)最低生活保障的保障标准

中国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主要是为贫困人口提供食物保障及其他生活必要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中国城乡差距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各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亦差距甚大。不仅如此,同一城市亦可能存在着市区、郊区、郊县的不同低保标准。

由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也会随之提高,一些地区建立了正常的调整机制,以确保最困难群体的最起码生活能够在这一制度下真正得到保障。

(3)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申领程序

①申请

即社会成员根据现行法规、政策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评估自己及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人均收入水平,如果低于法定标准并需要通过这一制度提供援助时,应当填写并向社会救助机构提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填写清楚家庭人口、无劳动能力人口、工作人口及家庭收入和支出状况,以作为申请救助的依据。

②调查

社会救助机构在接到申请后,应当派出工作人员,向申请家庭及其所在地区和工作者所在单位进行详细调查。以核实申请者的家庭情况及收入情况。通常,为了防止浪费国家资金,防止欺骗、冒领行为的发生,对申请人资格条件的规定和审查要求是较严格的。

③审核与批准

根据调查结果和核实后的情况,社会救助专门机构做出是否批准其申请报告。

④发放保障金

经过社会救助机构批准后,应当向申请者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

10.如何理解政府在军人社会保障资金筹措与分配中的作用?

【答案】(1)政府在军人社会保障资金筹措中的作用

①在军人保险制度建立之前,军人不缴纳任何费用,军人社会保障资金通常由国家财政预算列支。这种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是:资金来源单一,国家承担一切保障项目,负担过重,致使保障水平明显偏低。

②随着国家社会保障事业的迅速发展,军人的社会保障项目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军人保险制度的建立,为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国家负担单一模式向政府、军队和个人筹集模式过渡提供了制度条件。尽管有些国家的军人保险基金筹集还是以政府负担为主,但也开始利用商业保险资源来分担军人社会保障风险。

③为扩大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使军人社会保障基金更具可靠性、稳定性,一些国家军人社会保障基金不再单纯依赖国家拨款,而是通过多渠道筹集基金。

总之,军人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军队调剂安排和个人缴纳,另外,还可以通过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收益和各方面的捐助取得。至于国家财政拨款、军队安排和个人缴纳的比例,根据保障项目、险种类别、社会保障政策以及国家和个人的承受能力而定。

(2)政府在军人社会保障资金分配中的作用

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给付是指按照军人社会保障制度规定的条件、标准和方式,由军队后勤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