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为了规范和维护心理测验工作的发展,中国心理学会于1992年颁布了( )。
A. 《计算机化测验学解释指南》
B. 《心理学家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
C. 《心理测验管理》
D. 《教育和心理测验标准》
【答案】B
【解析】针对滥用和误用测验的情况,中国心理学会于1992年提出《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
2. 一个测验题目“尽可能多地列出曲别针的用途”,通常用于测量( )。
A. 聚合思维
B. 发散思维
C. 记忆
D. 批判思维
【答案】B
【解析】发散思维是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求得新的答案,答案的数目通常是多而广的。
3. 以下关于常模团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常模团体是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
B. 常模团体又可称为标准化样本
C. 常模团体需要随时间改变及时进行修订
D. 常模团体的样本越大越好
【答案】D
【解析】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组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个标准化样本。标准化样本是一定时空的产物,它只能反映当时当地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的变更,常模团体需要重新进行修订。标准化样本的规模要有适当的大小。
4. 项目分析人数较多时,常常选取( )总分最高和总分最低的被试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
A.50%
B.40%
C.100%
D.27%
【答案】D
【解析】项目分析人数较多时,一般情况下,是根据效标成绩或测验总分将被试排队,取27%的高分端被试组成高分组,另外27%的低分端被试组成低分组,其余46%的被试可以不作分析。
5. 将一个学生的教育成就与其智力作比较,得到的是( )。
A. 教育商数
B. 智力商数
C. 成就商数
D. 发展商数
【答案】C
【解析】成就商数是教育成就与智力年龄的比率,其中教育年龄是指某岁儿童所取得的平均教育成就。A 项,教育商数是教育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率。B 项,智力商数是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率。
6. ( )指的是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和特质的程度。
A. 内容效度
B. 构想效度
C. 逻辑效度
D. 实证效度
【答案】B
【解析】构想效度是指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的构想或特质的程度,即测验的结果是否能证实或解释某理论的假设、术语或构想,解释的程度如何。
7. 高分组在某一项目的通过率为0.70, 低分组的通过率为0.48, 则该项目的鉴别指数为 ( )。
A.0.11
B.0.70
C.0.48
D.0.22
【答案】D
【解析】鉴别指数D=Ph-Pl, 将数据代入得:D=0.70-0.48=0.22.
8. 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就是通常所说的( ) ,它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基础。
A. 常模分数
B. 常模
C. 导出分数
D. 分数
【答案】B
【解析】测验常模简称常模即指一定人群在测验所测特性上的普遍水平或水平分布状况。即
是常模分数的分布状况。常模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一个比较标准和基础。
9. 从信度与效度的关系看,高信度是高效度的(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无关条件
【答案】B
【解析】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是: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具体来讲: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信度高,效度未必高;效度低,信度也可能高;效度高,信度也必然高。
10.下列数据类型属于比率数据的是( )。
A. 智商分数
B. 反应时
C. 年级
D. 数学成绩
【答案】B
【解析】比率数据是指具有相等单位和绝对零点的数据,可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智商分数和数学成绩属于等距数据,只具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点。反应时既具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属于比率数据。年级是顺序数据,指明类别的大小或某种属性的多少。
二、名词解释
11.成就测验
【答案】成就测验主要用于测量个人(或团体)经过某种正式教育或训练之后对知识和技能
掌握的程度。因为所测得的主要是学习成就,所以称为成就测验,最常见的是学校中的学科测验。
12.画人测验
【答案】画人测验是一种测量儿童智力的方法。它施测方便,也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因此使用广泛。画人测验适用于4〜13岁的儿童,主要任务是让儿童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人的全身(无论男、女),在记分上不考虑儿童的艺术才华,只根据所画的体形生理特点完整、恰当与否以及服饰细节等评分,因此,具有一定的文化公平性。画人测验的最初意图是用图画代表儿童的言语表现,了解儿童认识水平和适应能力。后来许多研究发现,画人测验与推理、空间能力和知识的相关高,能有效测量儿童智能成熟程度及多种能力。但该测验在评分上较为主观,对于不会绘画及绘画水平很高的儿童都不太适用,因此,在使用时应当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