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复旦大学分析化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实验室内监测分析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有哪些?
【答案】平行样测定、加标回收率分析、空白实验值测定、标准物质对比实验和质量控制图。
2. 硫化物的沉淀分离利用了什么原理?
【答案】金属破化物沉淀的溶解度相差较大,为硫化物分离提供了基础。
3. 苯甲醛的紫外可见光谱有哪三种吸收带?这些吸收带分别由何种电子跃迁产生?
R 带、B 带。【答案】苯甲醛的紫外可见光谱有K 带、这些吸收带分别是由共扼双键中的跃迁,共有族化合物中的共扼的产生。
4. 非水滴定中,在配制标准溶液时,为什么要加入醋酸?用在溶解样品的溶剂冰醋酸中加入适量的醋酸,又为什么?
【答案】(1)配制
标准溶液时,要加入醋酸的原因:
①除水,又不引进新的物质。因为有水时,会发生:
测定碱性物质的含量时,
②降低凝固点,防止结冰。
(2)增大溶剂的酸性,使被滴定物质碱性增强,从而增大滴定突跃。
5. 将行为好?
【答案】
由于
过量
,
沉淀颗粒带正电(吸附
应使动物胶粒带负电。氨基
的酸度下进行。
酸时,带正电,时,带负电,故应在
6. 气浮分离法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是什么?
溶液混合时,因浓度较高,需加入动物胶凝聚,使其沉淀
其凝聚作用应在什么酸度条件下进
完全。动物胶是含氨基酸的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往含有待分离的离子、分子的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时,表面活性剂的极性端与水相中的离子或极性分子连接在一起,非极性端向着气泡,表面活性剂就将这些物质连在一起定向排列在气-液界面,被气泡带到液面,形成泡沫层,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二、计算题
7. 计算在lmol/L HC1介质中,
【答案】
反应为
反应的平衡常数及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
涉及的电对及其条件电势和总电子转移数为,
根据平衡常数与电极电势间关系,
根据反应及反应物质浓度间关系有,
可见
8. 取液中
的浓度? 【答案】设可得:
解得
的浓度为X ,由于吸广度公式为:
反应进行得非常完全。
的防入1cm 的吸收池中。测得在某一确定波长的吸广度为0.60
。然后取溶液1.00mL 添加到第一个吸收池中。再测得吸广度为0.80。指出第一个溶
9. 下列多元酸(碱)、混合酸(碱)溶液中每种酸(碱)的分析浓度均为0.l0mol/L(标明的除外),能否用等浓度的滴定剂准确进行分布滴定或分别滴定?如能直接滴定(包括滴总量),根据计算的
(1)(6)联氨(7)
【答案】根据算得知是否可进行滴定。
(1)
故可直接滴定一级和二级,三级不能滴定。
溴甲酚绿;
选择适宜的指示剂。
(2)
(3)0.40mol/L乙二胺(4)(8)乙胺+吡啶
_及
可直接计
(5)邻苯二甲酸
酚酞。
(2)
故可直接滴定一、二级氢,酚酞,由无色变为红色。 (3)0.40mol/L乙二胺
:
故可同时滴定一、二级,甲基黄,由黄色变为红色。 (4)
故可直接滴定NaOH , 酚酞,由无色变为红色。 (5)邻苯二甲酸:
故可直接滴定一、二级氢,酚酞,由无色变为红色。 (6)联氨:
故可直接滴定一级,甲基红,由黄色变为红色。 (7)
甲基红,由黄色变为红色;
故可直接滴定到磷酸二氢盐、磷酸一氢盐,酚酞,由无色变为红色。 (8)乙胺+吡啶:
故可直接滴定乙胺,甲基红,由红色变为黄色。
10.铁矿石标准试样中铁的标准值为54.46%.某分析人员分析4次,得平均值54.26%, S=0.13%,问在95%置信水平时,该分析结果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如何判断?
95%置信水平时
表
【答案】可用t 检验法检验判断. 假设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计算t 值。
而
说明原假设可成立,即95%置信水平时可认为无系统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