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355建筑学基础之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折衷主义
【答案】折衷主义是十九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为了弥补建筑创作中的局限性,折衷主义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巴黎歌剧院、罗马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巴黎圣心教堂等都是折衷主义建筑的代表。
2. 昌迪加尔议会大厦
【答案】昌迪加尔议会大厦是现代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设计作品。议会大厦从1952年开始设计,直到1962年才建成。该建筑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并采用了统一不加修饰的清水混凝土墙面。此外,为了应对当时炎热的天气,柯布两埃还在建筑上设置了五颜六色的遮阳板,并在建筑前设置了大片水池。它弧线形的屋顶和内部设置的双曲线圆形议会大厅,与单纯的建筑体量形成对比。连同马赛公寓和昌迪加尔城市建筑在内的、不加修饰的清水混凝土墙式的粗犷建筑风格被后人称为“粗野主义”,这种风格在以后又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 新陈代谢派
【答案】新陈代谢派是指日本1960年前后出现的一个建筑流派,它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与衰亡,极力主张采用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反对过去那种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定地、自然地进化的观点,代表人物有大高正人、稹文彦、菊竹清训、黑川纪章等。
4. 诺曼•福斯特
【答案】诺曼*福斯特是英国著名建筑师。他出生于英国的曼彻斯特,并在那里的大学完成了建筑与城市规划的专业学习。当他在美国耶鲁大学以优异的成绩获取硕士学位之后,就留在美国发展自己的事业。1963年,他回到英国,并与自己的第一任妻子,以及罗杰斯夫妇组成了“四人组”开始建筑设计工作。1967年,福斯特开办自己的建筑事务所,并将美国的新技术带入自己的设计当中,如著名的香港汇丰银行建筑、新德国国会大厦等,成为高科技建筑的代表性建筑师之一。
二、简述题
5. 新建筑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
【答案】新建筑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有以下几点:
(1)近代西方的文化变迁比之东方活跃的多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新陈代谢时刻都在进行,到19世纪沐20世纪初,西方文化出现了一场深刻剧烈的突变——一场以反传统为特征的狂飙运动。
(2)在世纪转折时期西方社会,首先是西欧各国出现了文化方面的大震动、大转变,形成反传统、破旧3新的一代奇观。这次文化变迀席卷了文化的各个方面,其中哲学、美术、雕塑和机器美学等方面的变迁对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3)经过这次文化变迁,西方国家进入了现代文明或现代文化的新阶段。尽管各方面的变迁并不平衡,传统并没有也不可能真的消除殆尽。此时西欧大部分地区先后发生产业革命,出现工业化的经济技术基础,可以谓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跨进了既有工业化又有现代文化的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建筑全面创新的外部条件已经初涉
具备。
6. 西班牙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是谁设计的?有何特点?
【答案】(1)西班牙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的设计者
西班牙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是莫奈奥设计的。
(2)西班牙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的主要特点
①建筑中对地方与历史元素的使用是显然的,室内连贯的展览空间由一系列大券门的墙体组织;
②墙是由塞维利亚地方手工制造的、与当年古罗马砖同样尺度的红砖棚筑;
③新建博物馆与原有遗址建筑形成两个相对独立又互相重叠的空间系统;
④这种重叠关系不仅形成了动人的、呈现历史的场景特征,而且也诱发了关于如何延续当今都市生活与社区感的思考。
一、名词解释
1.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
【答案】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是赖特晚年设计的较大规模的公共性建筑,主要为展示私人美术收藏品而建。赖特所设计的这座美术馆主体建筑与周围的建筑全然不同,是一座向上逐渐扩大的螺旋形圆柱。这个螺旋形的圆柱厅高约30米,底部直径28米,其内部也是由打破楼层的盘旋坡道和墙面构成,形成一个连续上升的空间,中庭顶部由巨大的玻璃穹顶覆盖,并留有一个采光的天井,展品就挂在坡道旁边倾斜的墙面上。
2. 芝加哥施乐印刷品中心
【答案】芝加哥的施乐印刷品中心是一座平面略呈矩形的建筑,建于1979年。。建筑内部采用柱网状的支撑结构,外部采用玻璃幕墙形式,因为形体简单,因此采用预制构件,用较低的成本获得了比较华丽的建筑效果。这座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一边转角被处理成圆形,不仅使建筑立面增加了变化,也使整个建筑有了收缩之感,给人稳定的视觉感受
3. 阿蒙•卡特西方艺术博物馆
【答案】阿蒙•卡特西方艺术博物馆是约翰逊的作品,于1961年建成,是一座现代主义风格的典雅主义建筑作品。这座建筑的主体部分由五跨扁拱和支撑拱的锥形柱子构成,并在建筑前面的玻璃幕墙与支柱间留有一个桂廊。建筑有着简洁的平面与外部形象,内外部的墙面与地面也采用传统的石料或石料的形象,优雅而沉静的建筑与周围宽大的平台、优美的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4. 密斯•凡▪德•罗
【答案】密斯•凡•德•罗是一位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大师。他通过建筑实践所总结出的“少就是多”,“流动空间”,“全面空间”等现代建筑理论,这些理论和他在建筑中对钢结构框架与玻璃的组合的应用,都影响了世界建筑的风格和面貌。密斯的成名作是为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设计的德国馆,他的设计以较强的实用性和简洁的建筑形态为主要特点。通过伊利诺伊工学院、芝加哥湖滨路公寓、西格拉姆大厦等一大批成功的建筑作品,密斯的建筑思想与理论得到了世界建筑界的认可。
二、简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