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31新闻史论与实务之新闻理论新编部分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_1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过滤
【答案】新闻过滤是指新闻工作者(主要是无产阶级的)对新闻信息的事实进行分辨、过滤, 其具有两层基本含义:①记者对自己所掌握的事实材料的主观选择; ②凡是经过中转环节不是记者直接掌握的第一手事实新闻材料的选择。
2. 现实受众
【答案】现实受众, 是指己经确实接触、使用新闻媒介的受众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的确定性的标准所划分的一种受众类型。与现实受众相对应的是潜在受众, 即指具备正常的媒介接触能力, 但还没有接触、使用媒介的受众。新闻媒介是开放的大众传媒, 从理论上讲, 全社会的成员都可成为其受众, 即任何媒介的受众群都有潜在的、可不断扩大的可能性, 这是媒介得以不断拓展受众面的基础。
3. 新闻敏感
【答案】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对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鲜事物敏锐发现和迅速感悟的能力。它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灵敏的嗅觉(即新闻鼻)、敏锐的目光(即新闻眼)快速的综合感悟和反应能力(即新闻悟性)。它是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
4. 大清报律
【答案】《大清报律》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新闻法, 颁布于1908年3月14日。《大清报律》的主要内容是二①确定了开办报馆、发行报纸, 须呈报备案并缴纳保押费的制度; ②规定了报纸发行人、编辑人及印刷人的任职资格; ③规定了各类报纸于发行前须送交官署接受“查核”的制度; ④规定了报纸失实报道的处理办法; ⑤规定了报道司法新闻、外交新闻、军事新闻及“谕旨章奏”的管理办法; ⑥规定了报纸禁止刊载的内容; ⑦规定了报刊发行人和编辑人的职业道德守则; ⑧规定了报纸相关作品版权的保护办法; ⑨规定了违犯本律的具体罚则。《大清报律》同旧法制相比, 具有了更多的资产阶级法律的色彩, 具有明显进步的意义。但就其本质而言, 其精神实质仍然是封建专制主义的, 它
旨在控制言论, 而并不是为了赋予人民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权利。
5. 新闻选择
【答案】新闻选择是指新闻媒介对新近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遴选, 择定其中能够和值得传播的事实的过程。新闻选择通常表现为对稿件的选择, 其实质则是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新闻选择有两个主要标准:一是新闻价值标准; 二是新闻政策标准。只有新闻价值标准与新闻政策标准的和谐统一, 才是新闻的最佳选择。新闻选择包括三种类型:①内迫性选择。即使媒介得到的新闻都是值得发表的, 在篇幅超负载的情形下, “把关人”也只能舍弃其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 这是一种受制于媒介内部技术条件而进行的选择。②需要性选择。新闻传播媒介要根据对受众已知需要的认识和未来需要的预期进行新闻选择。③外迫性选择。新闻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它必然受到社会环境诸因素的制约, 这种受外来因素的限制下对新闻事实的取舍, 就是外迫性选择。
6. 新闻职业
【答案】新闻职业在社会分工中担负着特殊的社会职责。它是以新闻传播手段向社会提供新闻及其他各种信息服务的职业。人们要想更好地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 一刻也离不开新闻传媒提供的新闻及各种信息。新闻职业是一种光荣而神圣的职业。
二、简答题
7. 新闻记者担负的社会责任有哪些?
【答案】新闻记者作为社会的缭望者, 肩负着报道事实、维护社会正义的神圣使命。在新闻工作中, 新闻记者应当坚持下列责任和伦理准则:
(1)禁止在采访范围内从事对己有利的活动, 他们的报道必须与其切身利益无关。
(2)记者必须诚实、忠于广大公众; 新闻报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建立在欺骗的基础之上。
(3)要敢于坚持真理、为维护人民利益敢于揭露事实真相。报道事件要持公正态度, 不偏袒错误一方。
(4)不接受采访对象的馈赠。
(5)不隐瞒和封锁消息, 捍卫公众的知情权。
C6)记者要敢于并善于同社会丑恶势力作斗争。
8. 怎样防止新闻失实?
【答案】就新闻界自身而言, 要防止和克服新闻失实现象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深入调查研究
要防止和克服新闻失实现象, 首要的一点在于必须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 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 要把全部新闻工作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调查研究对于新闻工作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才能了解和掌握到来自现实生活, 来自群众实际, 来自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