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之新闻理论新编内部冲刺班模拟题2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事业的经营
【答案】新闻事业的经营就是要通过对传媒业生存与发展目标、战略:产品结构、质量; 营销策略、方法的精心策划和对传媒企业的科学管理, 使传媒业能够实现有效运转,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
2. 新闻价值不同内涵
【答案】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新闻价值的要素有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真实性、人情味、趣味性等。不同的社会形态, 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新闻价值观和价值尺度。西方新闻学把读者兴趣作为新闻价值的试金石。无产阶级新闻学则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获知新闻的需求, 注重社会效果作为新闻价值的基本含义。新闻价值理论产生于西方19世纪30年代的大众化报纸时期, 它是在新闻社会化、商品化的客观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中国最早研究新闻价值的是徐宝磺。1918年, 他在《新闻学大意》(发表于《东方杂志》)中, 设专章论述“新闻的价值”。
3. 舆论
【答案】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 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 是社会心理的反映, 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 以公共事务为指向, 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具体表现在:①公开性; ②公共性; ③急迫性; ④广泛性; ⑤评价性。
4.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
【答案】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1918年10月4日成立, 以“研究新闻学理, 增长新闻经验, 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 由北大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 北大文科教授徐宝磺任副会长, 徐宝磺和((京报》社长邵飘萍是专任导师。该会出版的((新闻周刊》, 为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 徐宝满任编辑主任。该刊采用横排的先进编排形式, 但仅出版3期。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一直活动到1920年12月。
5.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答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是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制定的,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系统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条例。它系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新闻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③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④发扬优良作风; ⑤坚持改革创新; ⑥遵纪守法; ⑦促进国际新闻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 也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
6. 商业性报纸
【答案】商业性报纸是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为此报纸竭力开拓销路以争取广告客户, 提高广告收费标准。为了追求销路和利润, 报纸的内容一味迎合读者, 读者要什么就提供什么, 有时连报上的政治观点也竭力迎合读者, 摇摆不定。商业性报纸一般不重视言论, 有些以消息的量多、迅速而吸引读者, 有些以凶杀、色情、祸害、奇闻趣事等新闻刺激读者。
二、简答题
7. 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答案】新闻事业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属性:
(1)社会属性一一社会文化事业
任何一家新闻媒介, 总是要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要活动内容, 以满足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社会需要为主要活动形式, 它总是要将自己的政治目标和宣传意图寓于新闻信息的传播之中, 通过新闻信息的传播形成社会舆论, 影响社会舆论, 并最终将社会舆论引向自己既定的政治目标。
新闻事业的这种以传播新闻为主要手段, 满足人们新闻信息需要的基本特征, 决定了它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属性。
①新闻事业的服务对象、报道内容、传播范围以及活动目的都有着广泛的社会性。它总是力图向社会上尽可能多的人传播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新闻信息, 并希望自己所传播的新闻信息能被尽可能多的人所接受, 能产生尽可能大的社会影响, 能提供尽可能多的社会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 新闻事业是一种公开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公共文化事业和社会舆论机关。②新闻事业的这种社会文化属性, 使它成为社会问人们进行新闻信息传播和思想文化交流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物质手段。
③为社会与公众提供新闻信息、娱乐休闲及各种相关服务, 这是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社会公共文化事业的显著特征。
④新闻事业的这种社会文化属性, 不但体现在它在社会中所具有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作用, 还体现在通过这种信息的交流与沟通, 它对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思想渗透力和舆论影响力。
(2)政治属性一一阶级舆论工具
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社会事业产生以后, 很快便成为一定阶级、政党及社会集团发展经济生产和从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