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云南大学留学生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试举例说明。

【答案】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首先是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教育,之后在学校中受到正规的教育,同时邻居、朋友、兄弟姐妹也会给予各种影响。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也时时刻刻施与强大的影响。所有这些在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价值观一旦形成,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动,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2. 我国的地区文化差异是否可以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方面?

【答案】我国的地区文化差异可以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方面。

(1)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性排序如下:主流文化——亚文化——地区文化——小群体文化。

(2)地区文化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地势高低起伏,地形复杂多变,由于空间分布差异,各地区形成了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

(3)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这些也构成了地区文化的一部分。这些地区文化,从总体上看,特点显著,区别性强,差异性大,值得进行跨文化研究。

一、简答题

1. 在你的日常活动中哪些是比较典型的跨文化交际?

【答案】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日常活动中比较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有:

(1)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与外国商人谈生意;

(2)我们和外国旅游者、外国留学生、外国教师交往;

(3)阅读外国小说,观看外国电影、电视节目的过程等等。

2. 民族中心主义与爱国主义有什么区别?

【答案】民族中心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区别主要在于二者概念的不同:

(1)民族中心主义是按照本族文化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他族文化中的一切

这主要包括人们的行为举止、交际方式、社会习俗、管理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等。在当今的世界,只有极少数人露骨地宣称自己的文化优越于其他文化。多数人虽然并不这样说,也没有这样明确的看法,但是,在观察另一种文化时往往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是非标准为标准,对于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事物常常做出价值的判断。民族中心主义是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障碍,它习惯以自己民族的价值观衡量其他文化,以自己的是非标准为标准。有学者认为,任何人都有民族中心主义,它是与文化共生的。

(2)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

这里的“祖国”可以是一个区域或者城市,但是爱国主义一般用于某个国家或者联邦。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

一、简答题

1. 有的人类学家认为中国人的时间焦点在过去(past-oriented )? 你同意这一看法吗?

【答案】(1)不同意。

(2)人类学家、心理学家、传播学家对于价值观的研究一直给予极大的注意

人类学家提出个人类的时间焦点基本问题,他们认为这是人类群体和不同文化所共有的。Hofstede 利用大量的资料将53个国家和地区的价值观分离出四个衡量价值观的尺度,即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对权力距离的态度,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程度,男性—女性。

1979年9个亚洲、太平洋国家的学者使用国际上通行的价值调查表对于10个不同国家的1000名心理学系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从调查中分离出的4个价值尺度与分离出的4个尺度完全一致,只有一个尺度与的调查不一致。但是,无论是的调查,或是此后的10国对于大学生的调査,调查的设计都是西方国家的学者所作,因此,可能有忽略东方国家特点的缺陷。

2. 外商在我国开公司办企业,他们的主要抱怨是什么?你有所了解吗?你对于这些问题作何解释?

【答案】(1)外商在我国开公司办企业,他们的主要抱怨是要靠关系网。

(2)在亚洲各国经商或者办企业,社会联系更加重要。一位在亚洲经商多年富有经验的澳大利亚商人总结他的经验说,“重要的不是你的专业知识,而是你认识谁。”

(3)对这一问题的解释

①在我国“关系”之重要人人皆知,西方人也深知在中国经办公司必须有一个很好的关系网。来中国的人可以一个汉字不识,但却知道这个词,在中国做生意的要“先搞关系,后谈生意”。

②中国人的头脑里有一本账,他清楚地知道他欠谁的账,谁又欠他的账,两边的账不必正好相抵,重要的是这种关系要处于一种动态,今天我帮了你的忙,以后你帮我的忙。

③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会把这种交往看作一种负担,他们不习惯于欠这种人情账。但是,在中国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在中国谁认识的人多,谁的关系网广泛,谁就是最受欢迎的人。出了问题有了麻烦就要找能和有关部门“说得上话”的人。搞好关系的办法多种多样,通常是请客送礼,宴请的规格越高越说明对方重要,礼品越贵越稀奇越受到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