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美术课程在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个人素质,培养他们发现美和创造美、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等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对高中美术教学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指出: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直觉、想象、思维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探索表现技巧;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这些为我们的美术教育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基本依据。
受经济、信息、文化、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农村高中美术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人们缺乏对美术课程的认识,看不到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必要性,单纯地把美术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课程而不去主动认真学习,以致在农村地区的高中教学中,美术课程一直十分薄弱。做好农村高中美术课程的教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按新课程理念实施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这种环境中,如何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审美能力、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更加有效地开展好农村高中美术教学就值得我们探究。因此如何尽快改变农村高中美术教育教学现状,培养农村高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对农村高中美术教学来说是一个急需探讨的问题,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本文以探讨农村高中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根据现有的条件合理有效地开展好美术教学为出发点,以我所任教的任城第二中学为例,对农村高中美术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实际问题,探索农村高中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观点和新对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