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恶性肿瘤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胃癌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之首,化疗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然而目前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肿瘤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itance,MDR)的发生。因此,寻找低毒、高效的肿瘤MDR逆转剂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野菊花(Chrysanthemum indium L.)是药食同源植物,具有来源广泛,毒性小等特点。本实验室前期筛选肿瘤MDR逆转剂时,发现野菊花能增加肿瘤细胞内Rho123的蓄积;研究发现芹菜素和木犀草素能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而野菊花提取物(Chrysanthemum indium extract,CIE)中芹菜素和木犀草素含量较高;所以,本实验以野菊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CIE和野菊花乙酸乙酯部位(Ethyl acetate part of Chrysanthemum indium,EACI)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ADR多药耐药性的逆转功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野菊花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和结果:
(1)CIE和EACI的制备。
(2)本研究利用MTT法检测了CIE和EACI对人胃癌耐ADR细胞株SGC7901/ADR的细胞毒作用。结果显示:CIE的IC50和IC20分别为1.36mg/mL 和1.0 mg/mL;EACI的IC50和IC20分别为990.07mg/mL和57.31mg/mL。
(3)利用MTT法检测了CIE和EACI对人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ADR的逆转作用。结果显示:用终浓度为0.8mg/mL和1.0mg/mL的CIE分别处理SGC7901/ADR细胞后,计算得他们的逆转倍数分别为1.93和2.54;用终浓度为25mg/mL和50mg/mL的EACI分别处理SGC7901/ADR细胞后,计算他们的逆转倍数分别为1.82和6.05。实验结果表明CIE和EACI均能逆转肿瘤细胞SGC7901/ADR的多药耐药性。
(4)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了CIE和EACI对SGC7901/ADR细胞ADR蓄积的影响。结果显示:用终浓度为0.8mg/mL和1.0mg/mL的CIE分别处理SGC7901/ADR细胞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细胞内ADR的平均荧光强度均增强,波峰右移,且蓄积倍数分别为1.59和1.77;用终浓度为25mg/mL和50mg/mL 的EACI分别处理SGC7901/ADR细胞后,SGC7901/ADR细胞内ADR的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增强,波峰明显右移,细胞内ADR的蓄积倍数分别为1.70和2.17。结果表明CIE和EACI均能增加肿瘤细胞SGC7901/ADR对ADR的蓄积。
(5)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分别检测了CIE和EACI对SGC7901/ADR细胞内MDR1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用终浓度为0.8mg/mL和1.0mg/mL的CIE分别处理SGC7901/ADR细胞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细胞内MDR1基因的转录被降低,且分别降低了28.57%和32.14%;用终浓度为25mg/mL和50mg/mL的EACI分别处理SGC7901/ADR细胞后,与阴性对照比,细胞内MDR1基因的转录分别被降低了59.26%和73.33%。结果表明CIE和EACI均能降低耐药细胞SGC7901/ADR内MDR1基因的转录水平。
(6)利用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了CIE和EACI对SGC7901/ADR细胞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用终浓度为0.8mg/mL和1.0mg/mL的CIE分别处理SGC7901/ADR细胞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减弱,波峰左移,P-gp的表达分别被降低了13.93%和27.06%;用终浓度为25mg/mL和50mg/mL的EACI分别处理SGC7901/ADR细胞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细胞内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减弱,波峰左移,P-gp的表达分别被降低了21.40%和34.15%。
(7)利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了CIE和EACI对SGC7901/ADR细胞胞浆内IKBα和p-IKBα的影响。结果显示:用CIE和EACI处理SGC7901/ADR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胞浆内IKBα均增多,而p-IKBα均减少。
(8)利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了CIE和EACI对SGC7901/ADR细胞NF-κB核转位的影响。结果显示:用CIE和EACI处理SGC7901/ADR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内NF-κB的核转位均被减少。结果表明CIE和EACI均能降低SGC7901/ADR细胞内NF-κB的核转位。
结论:CIE和EACI均具有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其逆转机制与降低NF-κB的核转位,抑制了细胞内MDR1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而降低了P-gp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