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济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631生物综合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济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631生物综合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2 2017年济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631生物综合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9 2017年济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631生物综合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18 2017年济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631生物综合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26 2017年济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631生物综合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32
一、名词解释
1. 菌血症。
【答案】菌血症是病原体从宿主局部原发病灶侵入血液,然后传播至远处组织,但未在血液中大量繁殖时的传染病。
2. 葡萄糖铵盐培养基。
【答案】葡萄糖铵盐培养基是一种组合培养基,常用于鉴别细菌利用铵盐作为唯一氮源并分解葡萄糖的试验。其成分有氯化钠、硫酸镁、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钾、葡萄糖、溴麝香草酚兰和琼脂,其中氯化钠维持均衡的渗透压,硫酸镁是微量元素,磷酸氢二钾是缓冲剂,磷酸二氢铵作为唯一氮源且不需要尼克酸和氨基酸作为生长因子的微生物分解葡萄糖使培养基变酸性,溴麝香草酚兰是指示剂,琼脂是凝固剂。
3. 辅酶
【答案】辅酶
是一种黄色、可溶性、含四吡咯结构的化合物,作用与
相似,以甲基
还原酶复合物的一部分而参与甲烷作用的最终反应。
4. 细胞毒T 细胞
【答案】细胞毒T 细胞,又称杀伤性T 细胞,分为效应细胞毒性T 细胞和记忆细胞毒性T 细胞,它能杀伤带抗原的靶细胞,例如肿瘤细胞、移植细胞或受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组织细胞等。
5. 恒化器
【答案】恒化器一种设法使培养液的流速保持不变,并使微生物始终在低于其最高生长速率的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的连续培养装置。
6. 伴孢晶体。
【答案】伴孢晶体是指少数芽孢杆菌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在芽孢旁伴生的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
7. 厚垣孢子。
【答案】厚垣孢子是一些真菌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细胞原生质收缩变成近圆形,外生的一层厚壁结构,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它可以萌发重新长出菌丝。
8. 科赫。
【答案】科赫是19世界德国的细菌学家,是细菌学的奠基人。
二、简答题
9. 从土壤中分离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方法 (注明所用培养基及其碳氮源、培养条件)。
【答案】(1)从土壤中分离细菌的方法:
,趁热注入培养①制作PH7.0〜7.2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碳源为牛肉膏,氮源为蛋白胨)皿中,凝成平板;
②将土壤制成细菌。
(2)从土壤中分离放线菌的方法:
,趁热注入培①制作pH 为7.2〜7.4高氏一号培养基(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是,氮源为硝酸钾)养皿中,凝成平板;
②将土壤制成
菌悬液,接种于上步制成的平板上;
C 温箱中,培养7〜10天,便可得到菌落硬度较大、干燥致密、且与③培养皿倒置于25〜30°
基质紧密结合、不易被针挑起的放线菌。
(3)从土壤中分离酵母菌的方法:
,趁热注入培养皿中,凝成①制作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马铃薯)平板;
②将土壤制成不透明的酵母菌。
(4)从土壤中分离霉菌的方法:
,添加80%乳酸数①制作pH 为自然的豆芽汁葡萄糖培养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豆芽汁)滴,趁热注入培养皿中,凝成平板;
②将土壤制成
:菌悬液,接种于上步制成的平板上;
C 温箱中,培养3〜4天,便可得到菌落呈绒状、棉絮状或蝴蛛网状③培养皿倒置于25〜30°
霉菌。第3章病毒和亚病毒
10.以烟草花叶病毒为列,简述螺旋对称的杆状病毒的典型构造。
【答案】螺旋对称的杆状病毒是由多个蛋白亚基围绕一个中心轴进行螺旋排列而形成的高度有序的结构。烟草花叶病毒(TMV )外形直杆状,长300nm , 宽15nm ,中心空腔直径为4nm ; 由95%衣壳蛋白和5%单链RNA (ssRNA )组成。衣壳含2130个皮鞋状的蛋白亚基即衣壳粒。每个亚基含158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17500。亚基以逆时针方向呈螺旋状排列,共围130圈。ssRNA 由6390个核苷酸构成,相对分子量为
它位于距轴中心4mn 处以相等的螺距盘绕于
菌悬液,接种于上步制成的平板上;
C 温箱中,培养3〜5天,便可得到菌落较大、湿润、表面光滑、较③培养皿倒置于28〜30°
菌悬液,接种于上步制成的平板上;
C 温箱中,培养18〜24小时,便可得到菌落小、湿润、易被接种环挑起的③培养皿倒置37°
蛋白质外壳内,每3个核苷酸与一个蛋白质亚基结合,因此,每圈为49个核苷酸。
11.免疫反应与变态反应的三个区别是什么?
【答案】免疫反应与变态反应的三个区别:
(1)免疫对机体有保护作用,而变态对机体有损害作用; (2)免疫是发生在传染性疾病,而变态是在非传染性疾病; (3)免疫是大多数人的特征,而变态是少数人的特征。
12.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pH 变化的规律如何?如何合理调整?
【答案】(1)规律:在一般微生物的培养中往往以变酸占优势,因此,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的pH 会逐渐下降。pH 的变化还与培养基的组分尤其是碳氮比有很大的关系,碳氮比高的培养基,例如培养各种真菌的培养基,经培养后其pH 值常会显著下降。相反,碳氮比低的培养基,例如培养一般细菌的培养基,经培养后,其pH 值常会明显上升。
(2)调整:调解pH 的方法分为“治标”和“治本”两大类,如下表:
表
13.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过程非常类似于恒浊的连续培养,那么两者是如何实现恒浊,其不同点在哪里?
【答案】(1)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过程和恒浊的连续培养实现恒浊的方法:
①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过程的恒浊主要是维持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有相对稳定的浓度,实现的方法是回流二次沉淀池沉降的污泥。
②恒浊连续培养实现恒浊的方法是调控培养器中流入、流出液的流速,使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浓度基本恒定。
(2)两者的不同点:
①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过程实现恒浊靠回流维持污泥浓度恒定。 ②恒浊连续培养实现恒浊靠调控流速维持。
14.正常人外周血中
【答案】应细胞的功能。而
细胞与细胞即
细胞的比例约为
而艾滋病患者的比例降低至小
于1,这将产生什么问题?
细胞,在APC 辅助下活化后,有辅助B 细胞产生抗体及活化T 效
辅助下才能活化行使功能。因此,
细胞即杀伤性T 细胞,必须在
细胞减少将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全面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