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727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空间数据内插

【答案】空间数据内插即通过己知点或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分区数据的方法。

2. OGC

【答案】OGC 即Open GIS 协会。其目的是使用户可以开放地操纵异质的地理数据,促进采

OGC 会员主要包括GIS 相关的计算机硬用新的技术和商业方式来提高地理信息处理的互操作性。

件和软件制造商,数据生产商以及一些高等院校,政府部门等,其技术委员会负责具体标准的制定工作。

3. 地理信息科学(注:把地理信息科学翻译成全英文)

【答案】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is proposedby Good child in 1992.Compared with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t is more focused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s a science, not only the realization of technology.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process , storage , extraction ,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 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4. 矢量数据结构

【答案】矢量数据结构是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这种数据组织方式能最好地逼近地理实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数据精度高,数据存储的冗余度低,便于进行地理实体的网络分析,但对于多层空间数据的叠合分析比较困难。

二、简答题

5. 阐述当前电子政务系统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说明GIS 如何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发挥作用。

【答案】(1)电子政务系统的特点

电子政务系统就是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资源管理和业务或服务流程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实现高效、优质的资源管理与服务方式,实现工作方式向协同办公方式转变。根据不同行业、部门的业务特点,要提出共性为基础皆具有个性化特点的电子政务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把各个独立的系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克服了信息不能共享、数据孤岛、重复建设、开发周期长、开发风险大的弊端。

(2)电子政务系统的发展趋势

当前,电子政务系统的发展趋势是完全实现信息互通互享和信息公众服务,其应用主要是以地理信息为载休提供各类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真正实现社会化和大众化。

(3)GIS 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发挥作用的方式

①GIS 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地理空间平台

政府办公业务综合资源数据库所涉及的信息是多方一面的,需要GIS 的地理空间数据。其中,地理空间数据是政务数据、统计数据和专题数据的信息载体和空间定位基础。

②GIS 可以为电子政务提供清晰易读的可视化工具

以地理空间数据和社会经济等非空间数据整合为基础的GIS 可以通过制作面向应用的专题地图、专题系列地图、多媒体动态电子地图系统、三维显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可以为电子政务提供空间辅助分析和决策的可视化平台,从而大幅度提高政府决策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③GIS 赋予电子政务以空间辅助决策的功能

GIS 的空间数据与社会经济数据进行融合后,就能实现对非空间数据的空间定位、空间分析(如网络分析,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等)和空间辅助决策。通过空间数据挖掘,可以获得新的信息和知识,从而提高政府机关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④电子政务需要GIS 的技术支持

GIS 技术的参入,为电子政务的海量数据管理、多源空间数据(地图数据,航空遥感数据、卫星遥感数据、GPS 卫星定位数据、外业测量数据等)和非空间数据的融合、Web GIS技术和自主版权软件系统的开发、空间分析、空间数据挖掘和空间辅助决策等提供了技术支撑,从而可提高政府机构的科学决策水平和决策效率。

6. 叙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几个主要发展阶段,它们的标志性进展及其对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影响。

【答案】(1)地理信息系统开拓期萌芽

二十世纪60年代计算机广泛应用,1963年Roger Tomlinson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即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 ),Tomlinson 被誉为地理信息系统之父。

(2)地理信息系统的巩固和发展期

二十世纪70年代,计算机发展到第三代,推出了大容量直接存取设备一磁盘,而且通过计算机屏幕直接监视数字化操作,ESRI 公司开发了著名的Arc1NFo 软件,这一个阶段还先后召开了一系列地理信息的国际学术讨论会。

(3)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大发展时期

二十世纪80年代,由于第四代计算机推出,促进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高,先后开发出了Arc1NFo 、Genqmp 、Microstation 、System9等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1987年美国成立了国家地理信息与分析中心(NCGlA ),地理信息系统开始用于解决全球化问题。

(4)地理信息系统普及时代

二十世纪90年代,地理信息系统被认为一种通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工具被广泛应用,美国前副总统提出了“数字地球”这一概念。

(5)地理信息系统社会服务阶段

二十一世纪,地理信息系统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地理信息系统与英特网结合实现了人类社会巨大资源共享,网络GIS 移动GIS 逐渐普及。

7. 试述GIS 空间拓扑关系编辑的功能及具体的编辑算法。

【答案】(1)拓扑关系编辑的功能

拓扑数据结构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拓扑编辑的功能,拓扑编辑功能包括多边形连接编辑和节点连接编辑,前者指顺序连接组成封闭多边形一组线段的编辑,后者指顺序连接环绕某个节点所有多边形的编辑。

(2)多边形连接编辑算法

a. 从弧段文件中,找出与当前编辑的多边形P 1相关的所有记录;

b. 在找出的记录中,检查当前编辑的多边形P 2所处的位置;

c. 从经过代码位置转换的记录中,任取一个起始节点作为起点,顺序连接各个节点,必要时可对记录的前后顺序作调整,使得连接的节点能自行封闭,即N 1→N 2→N 3→N 1上。

(3)节点连接编辑算法

a. 从弧段文件中,找出与当前编辑的节点N 2相关的所有记录;

b. 在找出的记录中,检查当前编辑的节点N 2; 所在的位置:如果N 2处在起始节点位置,将之与处于终止节点位置的节点号相交换,同时也将该记录的多边形号位置作相应的交换; 反之,如果当前编辑的节点N 2处于终止节点位置,则该记录的所有数据项顺序不做改变;

c. 从经过代码位置转换的记录中,任取一个左多边形作为起点,顺序连接各个多边形,同样,必要时可对记录的前后顺序作调整,使得连接的多边形能首尾呼应,即:P 2→P 1→P 4→P 。

8. 空间叠置分析有哪些? 叠置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案】(1)空间叠置分析根据所采用的数据结构的不同,分为基于矢量数据的叠合分析和基于栅格数据的叠合分析两种类型。基于矢量数据的叠合分析根据叠合对象图形特征的不同,分为点与多边形的叠合、线与多边形的叠合和多边形与多边形的叠合二种类型。基于栅格数据的叠合分析常常称为“地图代数”,包含了一系列可以进行叠合分析的计算方法。

(2)叠置分析的基本原理

置合分析是指在相同的空间坐标系统条件下,将同一地区两个不同地理特征的空间和属性数据重叠相加,以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一般用于搜索同时具有几种地理属性的分布区域。

9. GIS 架构体系

【答案】GIS 架构体系是指GIS 系统的组织方式,包括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 )、组件式GIS (Com-GIS ), 虚拟现实GIS (VR-GIS )、时态GIS (TGIS )、互操作GIS 和3S 集成这几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