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理论与实践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电视新闻言论

【答案】在我国,人们是这样认识电视新闻言论的:“电视新闻言论,是评论者、评论集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示的意见和态度。”虽然,人们对电视新闻言论的定义不统一,但是这些定义有两个共识:①电视台在报道新闻的同时,应该有适量的言论,对事件进行分析,说明其社会意义和影响、个人或机构对这一事件的看法等,目的是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所传播信息的深层含义; ②“新闻意义”的发掘与传播。电视新闻言论的外延包括评论、述评、编前语、编后语等编播形式。

2. 电视会议新闻

【答案】电视会议新闻是指电视媒体对各种会议动态和相关内容所进行的反映报道。会议新闻涉及的报道面很宽,从党政部门的政治性会议,到各社会团体、学科门类的专业会议,以及庆祝会、追悼会等都属于它报道的范畴。电视会议新闻涉及的报道面很广,在诸多的领域里都有它报道的范围。其目的是会议者希望通过电视媒体劝服观众认识、接纳和赞成会议中发布的信息,同意发布人宣布的观点和主张,从而引导和影响观众。

3. 电视时政会议新闻

【答案】电视时政会议新闻是指电视媒体对各种会议(会见)动态及相关内容所进行的反映报道。会议新闻涉及的报道面很宽,从党政部门的政治性会议,到各社会团体、学科门类的专业会议,以及庆祝会、追悼会等,都属它的报道范围。电视时政会议新闻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的电视,在其新闻节目里进行会议报道,是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精神的重要渠道,是造成舆论、指导下作的必要手段。它是我国各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成功的会议报道的实践表明,它是“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问题,从而使这些问题引起公众重视”的最直接的传播形式。电视时政会议新闻的传播技巧包括:①立足新闻、寻找角度,发掘观众需要的信息; ②协调关系、沟通认识,创造良好的摄制前提; 积累素材,精心编辑,创造个性。

4. 影调

【答案】影调,是不同亮度的景物所形成的有明暗差别的影像,这些明暗差异所产生的黑白灰级差,谓之影调。影调是保证电视画面影像质量的关键因素。影调在电视画面构成中的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①影调是构成电视画面形象的基础; ②影调可以突出重点; ③影调可以增强u 面的透视感; ④影调可以突出物体的质感; ⑤影调可以加强画面的气氛。

5. 新闻采访

【答案】新闻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为报道新闻而进行的各种采集和分析新闻事实的活动的总称。它是全部新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新闻采访的采访对象是新闻事实,探访、采集新闻事实素材构成新闻采访。新闻采访以调查研究为其基本工作手段。

二、简答题

6. 新闻采访中的创新思维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新闻采访中的创新思维的核心,是突出一个“新”字。新闻采访也只有牢记这个“新”,才可能抓住真正的新闻。

(1)选题要新

采访对象和采访主题是记者采访中思考的第一个重要问题。新闻采访的创新程度如何,很大程度也取决于选题上。

(2)角度要新

角度,在这里指的是新闻角度,它是记者采访新闻事实时所选取的不同侧面,是记者进行采访的一个切入口。选题确定,从什么角度去报道这一选题,记者必须认真加以思考。为什么人们感觉到一些新闻报道缺乏新意,千篇一律,没有多少阅读或收看、收听的价值,其中有的并不是因为题材不好,而是由于角度不新。采访工作中,运用创新思维,多从新的角度去进行报道,就能改变这种状况,使受众看到这条新闻后为之耳目一新。

(3)立意要新

立意,实际上就是新闻主题,就是一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记者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爱什么、恨什么,尽在立意之中。现在,少数报纸上的一些所谓“新闻作品”,之所以显得平淡、低级、格调不高,老百姓意见比较大,其原因之一就在于立意不好,甚至错误,没有什么指导意义和价值,反而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因此,采访中注意正确而创新的立意,十分必要。

(4)方法和形式要新。

记者的创新思维,在新闻采访的方法和形式上,也能得到充分的运用与体现。记者小能老是因循一种固有的采访形式和方法,而必须根据采访的任务、目的、环境、时机等多种情况,灵活机动地使用多种采访方法和形式。

7. 为什么说新闻采访是人际间心理沟通的艺术?

【答案】之所以说新闻采访是人际间心理沟通的艺术,是因为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而交往是人与人心灵交流的外在体现。

(1)从新闻采访的本质看,它的社会意义就是交往,采访是记者通过各种方式采集新闻素材的活动,这种活动必然要融入人际交往之中。新闻工作是一种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这主要表现在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活动方式上。新闻采访是以传播为目的,自身又是传播的一种方式。新闻采访比其他任何工作都更依赖交往,它通过交往来获取信息,再借助传播媒介,以特殊的交往方式把信息传播出去。

(2)从新闻采访的特性看,新闻采访要求采访到可供报道的新闻,而这些新闻是要通过记者的交往来获得的。作为记者的社会活动,是在新闻领域内为完成新闻业务工作而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它有着明显的二重性,即:“活动内容的新闻性与活动形式的交往性。”(3)新闻交往不同于一般的人际交往

①新闻交往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要写出新闻作品。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交往是围绕着记者所需的而采访对象又有的信息进行的。当记者发现采访对象没有自己所需的信息时,会适时中止这种交往。由此可见,完全是新闻采访的目的,把记者与采访对象联系到了一起。新闻采访的目的就是要寻找并弄清事实的真相,这一鲜明而特殊的目的贯穿于交往的全过程之中。

②新闻记者与采访对象关系的复杂性,是其他任何交往所不能比拟的。新闻采访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记者所面对的采访对象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则表现在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交往涉及的层面上。

③新闻采访中交往是平等的关系。记者处理与不同采访对象之间关系的总的原则,应当是双向平等的原则,采访活动作为一种社会交往,完全是两厢情愿,不允许一方使用行政或法律手段逼迫另一方。不管双方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如何,在采访过程中,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采访对象的社会地位有多高,记者的地位就有多高。

(4)我们也应当看到,新闻采访的交往也是一种多变的关系,它有着较为频繁的心理活动。记者需要采访对象,需要选择、观察、了解采访对象,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打动对方,使对方谈出或提供出自己所需的情况,从而完成采访任务。同样,采访对象也需要记者,他需要记者来反映情况,表明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在记者挑选采访对象时,采访对象也不是处于完全的被动之中,他也正在挑选记者。在具体的采访中,他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记者。记者与采访对象在交往中呈现出一种双向的互动的关系。

8. 记者进行资料积累有哪些主要方法?

【答案】记者进行资料积累的主要方法有:

(1)作笔记

作采访笔记是最基本的积累资料的方法。记者出身的作家刘白羽说:“每一个记者随身都有一个笔记本,但如何运用笔记本,却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记本不仅仅在采访时有用,平时读书看报,灵感一现,偶有所得,都应当记下来。

(2)做卡片

建立卡片库也是积累资料的方法之一。卡片便于保存、携带和查找。由于卡片较小,因此记载的内容应当简洁,要点突出。最好一张卡片一件事、一句话、一个细节,使用时一目了然。相近或同一系统的卡片,放在一起,便于查找。

(3)剪贴

剪贴就是把自己认为有保存价值的报刊上登载的新闻、文章等,随时剪下来,贴在纸上。剪贴的优点在于保存了资料的原始面目,使用的时候不易走样,可避免误差。通过剪贴,不仅可掌握历史变迁,更能积累下最新的事态发展和人物动向。英国星期日快报编辑什利. 布朗共剪报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