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等于() A.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B.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C.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D.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E.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下列不符合二度Ⅱ型窦房阻滞心电图表现的是() P波规律的出现。 P-P间期逐渐缩短至P波脱漏。 长P-P间期等于正常窦性P-P间期的倍数。 传出阻滞的比例可为2:1,3:2,4:3。 P波形态一致。
患者女性,32岁,因“车祸致蛛网膜下腔出血1天”入院,神志朦胧,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尚稳定,未手术。入院后2天,患者留置胃管引流血性液。如该患者查血红蛋白75g∕L,血压90∕50mmHg,心率116次∕分,下述处理错误的是() A.快速补液。 使用H质子泵抑制剂。 插三腔二囊管。 输注浓缩红细胞。 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使用止血药物。
某人在意外事故中脊髓受到损伤,丧失横断面以下的一切躯体与内脏反射活动,但数周以后屈肌反射、腱反射等比较简单的反射开始逐渐恢复。这表明该患者在受伤当时出现了() 脑震荡。 脑水肿。 偏瘫。 疼痛性休克。 脊休克。
一定范围内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可引起() 心室后负荷减小。 心肌收缩力减弱。 心室前负荷加大。 充盈期缩短。 心率加快。
男性,14岁。严重口干,多饮、多尿伴遗尿2个月就诊。体检:身高132cm,体重26kg。应用加压素进行深部肌内注射过程中,应警惕下列情况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