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638建筑基本知识(含建筑构造、中外建筑史)之中国建筑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描述的是哪座城市?( )。
A. 唐长安
B. 秦咸阳
C. 唐洛阳
D. 宋开封
【答案】B
【解析】秦始皇运用天体观念规划国都咸阳,以横贯咸阳的渭水象征天上的银河。
2. “碉楼”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是什么民族的住宅?( )。
A. 川藏地区;弟族、藏族
B. 云贵地区;苗族、彝族
C. 青藏地区:蒙古族、藏族
D. 川滇地区;藏族、彝族
【答案】A
【解析】碉楼是一种特殊的汉族民居建筑,因形状似碉堡而得名。在中国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其形成与发展是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西南地区的羌、藏民族土筑石砌的住房俗称碉房,这种形式的住宅有的附有碉楼。碉房主要分布在川藏地区,是羌族、藏族的住宅。另在广东开平还有一种碉楼,已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3. 圆明园西洋楼景区是由谁委托来华的哪位传教士设计建造的?( )
A. 康熙皇帝,郎世宁
B. 雍正皇帝,南怀仁
C. 乾隆皇帝,蒋友仁
D. 嘉庆皇帝,王志诚
【答案】C
【解析】圆明园西洋楼景区是园内一组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位于畅春园北界,效仿欧式园林的代表作。圆明园原为雍正的赐园,胤祯继位后作了扩建,并将离宫迁入。乾隆时增建景点题为圆明园四十景,约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在长春园北端,命在宫中供职的传教士蒋友仁等设计,监造了欧洲巴洛克式的宫殿组群。于乾隆十二年开始筹划,至二十四年基本建成。
4. 下列前廊建有“飞梁鱼沼”的是( )。
A.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B. 芮城永乐宫三清殿
C. 太原晋祠圣母殿
D. 承德普陀宗乘之庙
【答案】C
【解析】太原晋祠圣母殿前有一方形水池(即鱼沼),池上架设一座十字形桥梁,它的结构是在水池中立石柱,柱上置斗拱梁木,覆以地砖,称为飞梁。这种巨梁的结构形式是我国已知的惟一的现行实例。
5. 下列关于窑洞住宅描述错误的是( )。
A. 经济适用
B. 少占农田
C. 施工周期短
D. 防火隔声
【答案】C
【解析】窑洞的分类包括:①靠山式窑洞;②下沉式窑洞;③砖砌式窑洞。相对于木结构、砖石结构等,窑洞施工周期较长。
6. 中国古建筑体系发展到成熟的阶段是( )。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答案】B
【解析】从唐代遗留到今天的陵墓、木构殿堂、石窟寺、塔幢及城市宫殿遗址来看,不论是总体布局,还是个体造型,无不是气概雄伟、具有高度的艺术与技术水平、雕塑与壁画极为精美,显示出唐代建筑是中国古建筑发展的一个高峰,表明中国古建筑到了唐代,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7. 目前我国已知最早、最典型的农耕聚落遗址是( )。
A. 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
B.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C. 陕西岐山风雏村遗址
D. 西安半坡村遗址
【答案】A
【解析】木骨泥墙房屋实例以西安半坡村和陕西临潼姜寨最具代表性。姜寨有五座“大房子”共同面向一个广场,每座“大房子”周围环绕着若干或圆或方的小房子,其布局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聚落的特色。二者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的居住遗址,其中的“大房子”是仰韶文化时期母系氏族社会议事的地方。
8. 下图所示三种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从左到右分别是( )。
A. 盆顶,平顶,卷棚
B. 盆顶,盏顶,歇山
C. 盔顶,盏顶,卷棚
D. 盔顶,盏顶,歇山
【答案】D
【解析】盔顶是古代汉族建筑的屋顶样式之一,由于屋顶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因而命名为盔顶。其特征是没有正脊,各垂脊交会于屋顶正中,即宝顶。盏顶顶部有四个正脊围成为平顶,下接庑殿顶。盏顶梁结构多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四角或八角形屋面。顶部是平顶的屋顶四周加上一圈外檐。最右面一张图既是歇山顶,又是卷棚屋面,卷棚是室内天花的一种,歇山更重要。
9. 《营造法式》编修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止贪污浪费,保证设计、材料和施工质量
B. 推行设计施工的标准化、模数化
C. 促进传统营造技艺在工匠间传授
D. 总结古代匠人经验,记载传统技术成就
【答案】A
【解析】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颁布的《营造法式》,内容包括了“以材为祖”的木作做法及各工种的功限料例,附有图样。全书共34卷,是一部极有价值的术书,作者是宋代的将作监李诫。《营造法式》是王安石推行政治改革的产物,目的是为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制国家财政开支,防止贪污浪费,保证设计、材料和施工质量。
10.九脊殿是指哪一种屋顶形式?( )
A. 庑殿
B. 歇山
C. 八角攒尖
D. 重檐庑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