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人文学院891单独考试行政管理学之行政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

【答案】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即直线式结构,是纵向分工形成的行政组织的层级制。其特点是上级直接领导下级,行政指挥和命令按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地传达和贯彻。它具有事权集中、权责明确、指挥统一、便于控制等优点。其缺点是组织内没有专业化的管理分工,各级行政首长管理过多,责重事繁,容易顾此失彼。

2. 车辆管理

【答案】机关车辆包括机关单位用于工作或生活服务的非私人所有的机动车辆,机关车辆管理的内容可分为业务管理与用车制度管理。业务管理主要以车辆本身以及驾驶、维修与管理人员为对象,技术性强。用车制度管理是以车辆服务的接受者或享受者为对象的管理,与业务管理相比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它不仅关系到机关用车需要的保证,以及车辆使用的计划、经济与合理,而且与廉政建设的要求直接相关。各机关单位在制定用车制度时既要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又要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机关用车的规定。

3. 民主集中制

【答案】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制和集中制有机结合的一种制度。民主制是指在国家生活中,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有权以不同的合法方式积极参加对国家大政方针、重大决策和法律的讨论,参加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务及社会事务的管理,充分体现人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集中制坚持在高度民主基础上实行合理集中,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是建立全党和全国正常秩序、实现管理意志统一、行动一致的基本保证。民主和集中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4. 行政心理

【答案】行政心理是行政伦理中的深层因素,主要是指行政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具体的行政组织、行政人员以及行政事务等的具体看法和态度。是行政关系体现者(个体的或群体的、组织的)的知觉、情感、态度和个性的总和,及其对行政关系和行政活动的自发的感性反映形式。行政关系的体现者,包括实施行政管理的人和接受行政管理的人,是行政主体与客体(在此指人)的统称。行政心理的实质,就是人们对于社会行政、政治和经济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社会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能通过行政行为能动地作用于包括行政体制在内的社会政治制度。

二、简答题

5. 行政信息管理的要求是什么?

【答案】行政信息管理是集成性和综合性管理活动,是政府部门为实现行政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行政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换共享、开发利用和服务,对信息活动各要素(信息、组织机构、人员、设施、资金、技术等)进行规划、预算、组织、协调、指导、培训和控制,以实现行政信息的合理配置、有效地满足政府部门和社会信息需求的活动过程。行政信息管理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真实和全面。行政信息对所涉对象的活动、特征的反映必须真实,信息失真,其传递越快、越广,可能造成的失误和损失就越大、越严重。信息工作稍有大意,便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信息的准确要以全面为主,个别信息虽真,但如整个信息的收集零乱离散,挂一漏万,则仍无法为行政领导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及时准确地提供决策及反应的客观依据。

(2)及时和适用。信息贵在及时,这是由其时效特性决定的。行政事务、对象和环境不断变化,对能反映其变化的信息,若收集或处理迟缓,一旦时过境迁,其原有价值再大,也只得用其一二,甚至一无所取。信息及时与否,除有时间量度外,还有质的因素,即是否适用或具针对性。毫无日的与不分轻重缓急的捕捉信息,必然加重收集与加工的负荷,结果是欲速而不达。

(3)连续和反馈。为行政活动提供源源不绝的信息,是信息管理的基本任务。信息的连续,就是要保证其与外部环境交流的持续性和自身各环节相互衔接的连贯性,为此,必须通过反馈来控制,根据行政活动的新需要,环境的变动及内容衔接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调整信息流动方向与衔接方式。山此使信息的提供既不间断,又非简单的循环反复。

(4)充分和经济。充分是针对信息手段与条件而言,它有两点含义:一是种类全,二是质量高,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信息工作的要求。充分与否同实际需要和可能直接相关,其中有经济原则的作用。追求手段、条件的充分性,不能超出需要与可能,盲目地增添人员或物资。根据我国现状,信息管理者既要努力增加新手段,又要因地制宜,优化现有手段与条件之间的组合,充分发挥其作用。

总之,行政管理要实现现代化,就应充分开发信息,向信息要动力、要效率、要质量、要人才。同时,还应努力完善信息管理,提高信息工作水平。

6. 首长制与委员会制及其合理运用。

【答案】(1)首长制,又称一长制或独任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由行政首长一人执掌的行政组织体制。其基本特征是行政首长对行政机关各种事务拥有最终决定权,一人决定一切行政措施,其他领导成员均为行政首长的幕僚,只有建议权,而无决定权。

①首长制的优点:a. 事权集中,办事果断,指挥统一,行动迅速,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b. 责任明确,权、责统一,可避兔职责不清、互相推诿、无人负责等弊端的产生; c. 易于保密。

②首长制的缺点:a. 首长个人独揽全权,易形成个人专制; b. 首长易滥用职权,拉帮结派,营私舞弊; c. 首长一人智力、精力有限,易陷于短见,对问题的考虑难以周详,难免出现“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之弊。

(2)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由两个以上人员组成的集体或委员会所执掌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其基本特点是行政组织的决策是由两个以上的地位平等的委员所负责,行政组织的最高决策权属于全体委员,一切行政措施均山委员会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集体讨论决定。瑞士是实行委员会制的典型国家。瑞士的行政权力由合议制机构行使,政府由行政委员会组成,该委员会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其组成成员地位平等,每个委员主持某一个部的工作。遇到重大问题,均由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主席由委员们轮流担任,主席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对外代表国家。主席仅负责召集行政委员会会议,并小拥有对重大事务的最后决定权。

①委员会制的优点:a. 能集思广益,容纳各方意见。集中众人智慧,考虑问题较全面; b. 集体承担责任,有利于协调一致地推行计划; c. 互相监督,不易营私舞弊。

②委员会制的缺点:a. 责任分散,且不准确,对决策后果易出现争功凌过; b. 委员之间地位平等,权、责相同,难以彼此协调; 人多嘴杂,也难以保守国家秘密。

(3)首长制、委员会制各有利弊,并无绝对优劣,应视情况而灵活运用,不偏于隅。我国明代张居正曾指出:“天下之事,虑之贵祥,行之贵力,谋在于众,断在于独。”执行中最重要的是办事迅速,交给一人办比交给多人办更好; 决策要深思熟虑,交给多人办比交给一人办更好。美国行政学家怀特也主张:执行与指挥的事务应采用首长制,制定政策法令宜采用委员会制,因为集体的智慧高于个人的智慧。

综上所述,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在探讨首长制与委员会制的运用时,基本上表明了类似的看法,即首长制运用于行政、执行、技术和军事等性质的事务,委员会制则运用于顾问、讨论、立法、决策、调节等性质的工作。

7. 简述行政信息管理的内涵。

【答案】行政信息管理是集成性和综合性管理活动,是政府部门为实现行政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行政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换共享、开发利用和服务,对信息活动各要素(信息、组织机构、人员、设施、资金、技术等)进行规划、预算、组织、协调、指导、培训和控制,以实现行政信息的合理配置、有效地满足政府部门和社会信息需求的活动过程。该定义具体包括:

(1)管理覆盖行政信息开发和利用等环节和全过程。行政信息的有效利用是行政信息管理的目的; 行政信息开发是行政信息利用的手段和前提,行政信息利用为行政信息开发提供动力和方向。

(2)行政信息内容是行政信息管理的核心对象。行政信息管理的对象,包括信息内容及其有关的资源如人员、设备、资金和技术等。技术资源是基础,组织与人员资源是关键,行政信息的内容资源是核心和重点。

(3)行政信息管理是集成性和综合性的管理,是要协调和控制行政信息的活动,将行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