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相机抉择

【答案】相机抉择是政府进行需求管理时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灵活地采取一种或几种措施,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搭配。根据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在决策速度、作用速度、预测的可靠程度和中立程度这四方面的差异,相机抉择一般具有三种搭配方式:(1)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相搭配;(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3)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或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实行相机抉择的目的在于既保持总需求,又不引起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一般要求逆向行事,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经济过热时实行紧缩政策。这是凯恩斯学派的政策主张。

2. 补偿性交易

【答案】补偿性交易,是指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比如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动用官方储备等等。

3. 即期汇率

【答案】即期汇率,也称现汇率,是交易双方达成外汇买卖协议后,在两个工作日以内办理交割的汇率。这一汇率一般就是现时外汇市场的汇率水平。若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就表明远期外汇升水(premium ); 若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则表明远期外汇贴水(discount ); 若二者相等,则为平价(atpar )。在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或远期汇率=即期汇率一贴水;在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即期汇率一升水,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贴水。

4. 政策搭配

【答案】蒙代尔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与丁伯根原则一起确定了开放经济下政策调控的基本思想,即:针对内外均 衡目标,确定不同政策工具的指派对象,并且尽可能地进行协调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将这一政策间的指派与协调称为“政策搭配”。在运用政策搭配以实现内外均衡的方案中,蒙代尔提出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和斯旺提出的支出政策与汇率政策的搭配最有影响。

5. 欧洲经济货币联盟

【答案】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处于欧洲货币一体化的第四阶段。从1999年至今,欧洲经济货币

联盟(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EMU )正式成立。1999年1月1日开始。欧洲单一货币——欧元(Euro )开始作为电子货币(支票、债券、信用卡、股票)形式在欧元区11国(德国、法国、比利时、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奥地利、葡萄牙和芬兰)流通; 2002年1月1日,欧元的纸币和硬币在欧元区开始流通,并于2002年3月1日彻底代替各国的货币。 6. 特里芬两难

【答案】特里芬两难指一种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货币制度的两难处境,即信心和清偿力之间的矛盾。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双挂钩”体系,它实际上是一种美元本位制。因此,它的运行既要求储备货币发行国——美国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又要求美国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提供足够的美元,以促进生产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顺畅运转。而信心和清偿力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的危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美元供给太少就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这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提出的,故称“特里芬两难”。从四五十年代的“美元荒”到60年代以后的“美元灾”,布雷顿森林体系实实在在地陷入了“特里芬难题”中。这一根本缺陷,使后来采取创设特别提款权复合货币也己无法修补,从而最终使布雷顿森林体系无法维持。

二、简答题

7. 分析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利弊。

【答案】(1)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是汇率制度的两大基本类型。固定汇率制是指政府运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确定、公布及维持本国货币与某种参照物之间的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其参照物可以是黄金,也可以是某一种外国货币或一组货币。

浮动汇率制是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的限制,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变动而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按照政府是否干预,可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按照汇率浮动的形式,可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从总体上看,浮动汇率制相对固定汇率制有以下特点:①汇率形式多样化;②汇率不是纯粹自由浮动而是有管理地浮动;③汇率波动频繁且幅度大:④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是多元化的;⑤特别提款权等“一篮子”汇价成为汇率制度的组成部分。

(2)与浮动汇率制度相比,固定汇率制度的有利方面主要有:

①固定汇率制度更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固定汇率制度下不存在汇率波动的风险,从而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②固定汇率制度使各国不易进行汇率的竞相贬值。和浮动汇率制度相反,由于国家间的汇率制度固定,不会造成竞争性贬值行为。

③政府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就不能以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速度增加货币供应量。固定汇率制总是对货币政策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制约。例如,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引起储备外流,最终对固定汇率的维持构成威胁,而恢复经济的均衡还得通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3)固定汇率制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调整与浮动汇率制下相比,一般要在问题积累到相当程度时才进行一次性的大幅度调整,这种调整对经济的震动与伤害通常比较剧烈。并且调整的因素并不限于经济因素,因此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变动更加难以预测,这意味着几乎所有跨国合约都将因为没有进行套期保值而面临巨大风险。

②固定汇率制可能损害国家的金融安全。在动荡的国际金融环境中,未能及时调整的僵化的固定汇率一旦背离了国内外实际经济状况,就会成为投机资本攻击的对象。

③固定汇率制的缺陷还表现在,以汇率目标替代货币目标之后,不仅丧失了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且+可避免地会自动输入国外的通货膨胀,甚至可能出现内外均衡冲突。所以,在学者们还没有办法充分论证为什么汇率目标要比货币目标更加可信以前,就不能不重视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所要付出的这些代价。

(4)与固定汇率制度相比,浮动汇率制度的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浮动汇率制度有助于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只要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失衡,货币就会自动贬值或升值,从而对国际收支与整个经济进行自发调节,不需要任何专门的政策乃至强制措施。

②可以防止国际游资的冲击,减少国际储备需求。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不承诺维持某一汇率水平,因此投机性资金不易找到汇率明显高估或低估的机会,政府也不需要为了保持固定汇率而保存大量的国际储备。

③浮动汇率制度使得一国内外均衡易于协调。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自发调节实现外部均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专注于内部均衡,从而可以独立制定本国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政策。

(5)浮动汇率制度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浮动汇率制度不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汇率的波动使国际贸易和投资面临汇率风险,从而不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②助长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浮动汇率制度下,由于市场投机者的心理往往是非理性的,从而导致汇率的剧烈波动。

③浮动汇率制度又可能引发竞相贬值。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由于缺乏有关于汇率的有约束力的协议,各国将本国国内经济目标摆在首位,易于利用汇率的自由波动而推行竞争性贬值的政策,造成国际经济秩序的混乱。

8. 简述利率平价理论。(theory of interest-rate parity)

【答案】利率平价理论是关于远期汇率的决定以及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关系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没有交易 成本的假设前提下,由于存在着寻求高利息的套利行为,远期利率与即期利率的偏差总是保持着与利差相等的幅 度。该理论最初产生于外汇市场的实践,凯恩斯在其《货币论》中首次系统的提出了利率平价理论。在以美元为 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该理论被广泛用于说明远期外汇市场能使贸易者规避外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