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大学社会保障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有哪些基本规律?
【答案】尽管各国之间的社会保障理论及其具体实践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任何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进程中又都表现出一些带有共性的规律。这些规律在实践中均具有客观性和不可逆转性。
(1)立法先行
即是先有社会保障立法,于后才会有社会保障项目的具体实践,是通过社会保障立法来确立社会保障制度。立法先行还有一层特殊的意义在于,政府可以主导社会保障制度,却不能决定社会保障制度。可见,立法先行不仅仅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惯例,更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要求。
(2)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①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首先是为了解决社会成员的特定社会问题,而特定的社会问题又是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社会结构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②社会保障采用的主要是经济援助的手段,即使是社会服务的提供也需要有相应的财力来支撑,从而必须具备相应的经济基础。
③要指出的是,如果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而社会保障严重滞后,则社会问题便无法得到解决,由此而引发的社会危机必然进一步演变为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最终损害的仍将是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3)协调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发展规律
①社会保障各具体项目协调发展。一方面,社会保障项目的内容应当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社会保障项目之间的水平应当协调发展。
②社会保障各子系统协调发展。不同社会保障子系统之间的保障水平应当相互协调; 同时,不同子系统的项目之间应当相互配合。
(4)多样化发展
多样化发展规律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均将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进程中应当遵循的一项基本规律,它能够促使某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建立与发展本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时保持以现实国情为基础的较为清醒的头脑,而不会受所谓的美国模式、英国模式、德国模式、新加坡模式乃至智利模式等牵制。
2. 中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1)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面向不能维持起码生活水平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我国的社会救助的主要项目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制度和灾害救助。
(2)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障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收入来源时,能够就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解除后顾之忧。我国的社会保险项目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
(3)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日益中日益重要的子系统,中国的社会福利子系统的包括如下主要项目:
①老年人福利,主要是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服务及其他福利;
②残疾人福利,主要包括残疾人康复事业、残疾人教育、残疾人就业和其他相应的福利; ③妇女儿童福利,如妇幼保健、儿童免疫、孤儿收养、妇幼津贴等; 教育福利、住房福利等。
(4)军人保障
军人保障是以军人为保障对象的一个综合性保障系统,我国现行军人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军人抚恤优待、军人保险、军人安置保障和军人福利。
(5)补充保障
在我国,除了政府主导并由专门法律具体规范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以外,还有一些非正式的社会化保障措施同时存在并发挥着相应的社会保障功能作用,如慈善事业、社区服务、企业年金、商业保险等客观上均不同程度地发挥着社会保障的作用。
3. 比较养老保险的三种财务模式。
【答案】养老保险财务模式主要有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部分积累式等三种。
(1)现收现付式
①定义
又称为非基金式或纳税式或统筹分摊方式。该模式不考虑资金储备,只从当年或近三年的社会保险收支平衡角度出发,确定一个适当的费率标准向企业与个人征收社会保险费(税),其特点是以支定收,实行初期因支出规模小而费(税)率较低,以后则会随着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提高,实质上体现着养老保险负担的代际转移。
②现收现付式的优点
收支关系简单清楚,管理方便,无资金贬值的风险与保值增值的压力。
③现收现付缺点
因各期支付额不同而造成费(税)率波动大,给企业的成本核算带来负面影响:养老金的完全代际转移不仅使劳动者社会保险的权利义务关系难以得到准确体现:而且容易造成劳动者代际之问的矛盾激化。
(2)完全积累式
①定义
又称为基金式或总平均保险费式或预提分摊方式。该模式是在对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如退休率、伤残率、通货膨胀率等进行宏观上的长期测算后,从追求养老保险收支的长期平衡角度出发,确定适当的费率标准,将养老保险较长时期的支出总和按比例分摊到整个期间并向企业与个人征收,同时对已筹集的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有效运营与管理。其特点是强调长期平衡,费率较为稳定,能够积累起养老保险基金。
②完全积累式的优点
能够预防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使资金的收取能与企业的经济条件相联系,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较紧密。
③完全积累模式的缺点
固定的费率标准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变化,通货膨胀导致基金贬值风险的客观存在又使资金的保值增值压力倍增; 对每个企业与每个劳动者分别立账且需历经多年而使管理工作难度倍增; 对无积累的国家而言,采用这种模式筹集养老保险资金,偿还旧债与预筹新款的双重压力,将使国家与企业均难以承受。
(3)部分积累式
①定义
又称为部分基金式或混合式、阶梯式。该模式根据分阶段以收定支、略有节余的原则确定征收费率,目标是保持养老保险基金在一定时期内的收支平衡,其特点是费率具有弹性,可以根据养老金支出的需求分阶段地调整费率。
②部分积累式的特点在于
既能满足一定时期内的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又能有一定的资金积累; 既不会超过企业与劳动者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又因阶梯时间不太长而易预测,面临的保值增值压力亦不会太大。
4. 简述在我国农村扶贫战略中“小额信贷”的内容及其所起到的作用。
【答案】(1)“小额信贷”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小额信贷是通过一定的金融中介为具有一定潜在负债能力的穷人提供信贷服务的一种特殊信贷方式。
(2)在我国农村扶贫战略中“小额信贷”所起到的作用
①在法律上为农民贷款提供了支持帮助
农村小额信贷政策的实施,很好地解决了农民贷款方式的真空问题,既考虑到了农民的实际状况,又为发放农村小额信贷的机构提供了法律支持,其政策效力具有突破性的意义。特别是银监会的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于2007年发布后,各支农机构在原有农行、农发行、信用社等机构的基础上,开办了股份制小额贷款公司,完善了农村金融体系建立。
②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不断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潜能
过去贷款渠道多年不畅,广大农户的贷款需求长期被压抑,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开办以后,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