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6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_____从意识、精神本身去寻找真理的标准,用认识去检验认识,否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客观尺度。_____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因而一般来说都主张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但他们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把客观事物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因而也没有科学地解决真理的标准问题。
【答案】唯心主义; 旧唯物主义
【解析】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在哲学史上曾长期争论不休。唯心主义哲学从意识出发,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 日唯物主义虽然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但却脱离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 主观精神是指人们的感觉、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它们对研究者来说是认识的客体。客观化精神就是_____,如科学理论、文艺作品等。这种客观化精神既是人们的认识对象,又是人们的思想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答案】以语言、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出来的精神产品
【解析】客观化精神是指以语言、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出来的精神产品。一方面,它是人们的认识对象; 另一方面,它优势人们思想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3.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_____第一次将系统方法应用于社会历史研究,是“社会科学中现代系统力一法的始祖”。
【答案】马克思
【解析】随着19世纪社会、哲学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领域都呈现出由分析进入综合,由部分到整体的趋势。马克思继承了前人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系统观。首先,马克思把社会和社会的演变作为一个有机体来看待。其次,马克思把社会形态的发展当作一个有机体的进化过程研究。因此,西方学者普遍承认,马克思率先把系统方法应用于社会历史研究,是社会科学中现代方法的始祖。
4. 在人的依赖性社会中,人们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人们的活动受血缘关系和地域关系的限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属于一种_____。在物的依赖性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开辟,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交通的极其便利,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往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_____。但个人在挣脱了对狭隘的人群共同体的依赖而具有某种独立性的同时,却又落入了对物的依赖关系,即对金钱关系和商品关系的依赖。在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真正的_____才能建立起来。
【答案】自然的交往; 独立的、自由的交往:自由、平等的普遍交往
【解析】在人的依赖性社会中人们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人们的活动受血缘关系和地域关系的限制,物质生产活动是他们主要的生产活动。在物的依赖性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中,由千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开辟,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交通的极其便利,打破了血缘关系和地域关系对人的束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往、全面的关系、各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独立地、自由地进行交往。在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中,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每个社会成员都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生产劳动的承担者; 既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又是生产劳动过程的卞人:既是劳动者又轮流参加管理。
5. 劳动资料亦称_____,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用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劳动资料包括十分复杂的内容,_____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答案】劳动手段; 生产工具
【解析】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指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物或物的系统。在劳动资料中,生产工具是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事物,它直接传递人对自然界的作用,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
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_____、_____和_____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答案】自然; 社会; 思维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二、单项选择题
7. 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上,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在于( )。
A.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不承认相对静止
B. 把相对静止绝对化
C. 把静止看成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 把运动看成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答案】A
【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①运动和静止是有区别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变化。静止指事物的位置或性质未变的状态; ②运动和静止是相互渗透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③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一定时间、一定范围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而运动是无时、无所不在的,永恒的; ④否认运动及其绝对性,是形而上学世界观; 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它们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8.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橘子等的关系是( )。
A.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答案】A
【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即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橘子等都是水果,反映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9.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是( )
A. 发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 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C. 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 把实践理解为对象性活动
【答案】D
【解析】实践创造了历史,并统一了自然观和历史,传统唯物主义之所以解释历史失败,或者陷入唯心,就是因为人们没有找到主观和客观相同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就在于把实践理解为对象性活动。
10.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指( )。
A. 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B. 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
C. 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D. 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答案】C
【解析】人的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个人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