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6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_____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处在经常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而_____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一种_____一经形成,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表现为相对固定的形式,它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容纳发展程度不同的_____。

【答案】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 生产力

【解析】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与生产力相比较,生产关系则更具有相对稳定性,一种生产关系一经产生,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形式。但是,生产关系也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在相对稳定中也会发生部分的、某些方面的重要变化。

2. 社会革命是_____的最高表现,是指夺取政权的斗争,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国家政权从_____转移到_____。

【答案】阶级斗争; 反动阶级手里; 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解析】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阶级斗争有三种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社会革命不是经济斗争,也不只是思想斗争,也不是一般的政治斗争,而是指夺取政权的斗争,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3. 实践就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_____客体的社会性的_____活动。

【答案】探索; 客观物质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体表现在:①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 ②实践是自觉的能动活动; ③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4. _____和_____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答案】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解析】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唯物辩证法就是对物质世界的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的反映。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5. _____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劳动

【解析】从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不仅是生物进化规律作用的结果,劳动创造了人类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6. 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术语、同一内容。相对于生产力而言叫生产关系; 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生产关系叫经济基础。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_____、生产关系(经济基础)、_____。

【答案】占统治地位的; 生产力; 上层建筑

【解析】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术语、同一内容,相对于生产力而言叫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叫经济基础。

二、单项选择题

7.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

A.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的物质交换过程

B. 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 生产者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答案】C

【解析】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诸方面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日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而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和根本基础。

8.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真理观的辩证法表现在( )。

A. 承认客观真理和主观真理

B. 承认绝时真理和相对真理

C. 承认具体真理和抽象真理

D. 承认终极真理和永恒真理

【答案】B

【解析】真理是客观的而非主观的,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永恒真理或终极真理,真理具有客观性,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真理是个发展的过程,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就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ACD 三项,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9. 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 )。

A. 阶级斗争发展史中去寻找

B. 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

C. 地理环境变化中去寻找

D. 政治制度演变史中去寻找

【答案】B

【解析】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物质生产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从生产劳动的观点出发来考察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客观、全面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辩证过程及其规律性。因此,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

10.自然和社会既相区别又相统一的基础和纽带是( )。

A. 劳动

B. 自然

C. 人

D. 社会

【答案】A

【解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类社会是从自然界中产生出来的,社会依赖于自然又是对自然的超越。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劳动生产时间,这种相互作用的实际内容就是社会同自然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因此,把社会与自然联系起来又区别开来的中介和基础就是劳动。

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 人和自然的关系

B.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D.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答案】C

【解析】恩格斯首先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切活动所必须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

12.“飞鸟之影未尝动也”,是指( )。

A. 静中有动

B. 动中有静

C. 绝对运动

D. 绝对静止

【答案】B

【解析】“飞鸟之影未尝动也”意思是飞鸟在动,但影子不动,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表明动中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