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重要因素,任何一项语言技能的形成和提高都必须以词汇的学习为基础,但是长久以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词汇编写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仍亟待解决。《朴通事谚解》是至今留存的《朴通事》的众多版本之一,全书所列篇目多为较复杂的对话体,其难易程度相当于今天的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目前学界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音和语法等方面,还没有深入到第二语言教学尤其是词汇领域中。本论文以历史上朝鲜人学习汉语的经典读本《朴通事谚解》为研究对象,从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对当下的对外汉语教材尤其是词汇编写方面有所裨益。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介绍不同时期朝鲜的汉语教育状况,说明论文的研究对象,所选用的版本以及近年来的研究情况,并阐述论文研究的意义;第二、三、四、五部分是文章的主体。第二章讨论了《朴通事谚解》的编写体例,从话题角度对书中篇目进行了概括,总结了其在选材、文体以及语用等方面的编写特色。第三章笔者分别对一般词类和熟语类词汇进行了讨论。从一般词类的选择到编排,再到熟语类的构成都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第四章从四个方面对教材中体现的词汇编写思想进行了简单地介绍,即口语习用语块理论、语义场理论、语境理论以及词汇短语理论。第五章分析了《朴通事谚解》作为一部对外汉语教材的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同时提出了对今天对外汉语教材词汇编写的几点有价值的启发,例如使用标准的汉语口语词汇,对詈骂语的包容态度,注重词语注释中的文化教学等。文末附录了《朴通事谚解》中一般词类的归纳表,供参考。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