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713传播历史与理论之《传播学总论》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马歇尔一麦克卢汉
【答案】麦克卢汉是加拿人文学批评家、传播学家、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一代宗师。他被誉为信息社会、电子世界的‘怪人”、“先驱”和“先知”。他是20世纪最富有原创性的传播学理论家。著名的传播学理论有“地球村’夕、“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他对电子时代和赛博空间的预言一个个变成了现实,被传播和科技界认作“IT 时代的先知”。
2. “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答案】“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是说服性传播活动中的传播方式之一。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之际,通常会有两种:一种是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称为“一面提示”,“一面提示”能够对己方观点做集中阐述,论旨明快,简洁易‘懂,但同时也会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印象,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抗; 另一种是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称为“两面提示”。由于给对立观点以发言机会,“两面提示”给人一种“公平”感,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但由于同时提示对立双方的观点,论旨变得比较复杂,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反而容易造成为对方做宣传的结果。
3. 休眠效果
【答案】休眠效果,又称睡眠者效果,由霍夫兰等提出的一个劝服效果理论。这一假说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此理论说明,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看,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4. APP
【答案】APP 是指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是英文Applicanon 的简称。比较著名的APP 商店有App1e 的iTunes 商店,Android 的AndroidMarket ,诺基亚的Ovistore ,还有Blackberry 用户的B1ackBerryAppWorld ,以及微软的应用商城。开始APP 只是作为一种第三方应用的合作形式参与到互联网商业活动中去,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开放化,APP 作为一种萌生与iphone 的盈利模式开始
被更多的互联网商业大亨看重,如淘宝开放平台、百度的百度应用平台都是APP 思想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可以积聚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受众,另一方面借助APP 平台获取流量。
5. 互文性
【答案】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这一概念是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她认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在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已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其继承了了结构主义的优点,并吸取了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破坏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强调于文本本身的断裂性和不确定性。
二、简答题
6. 媒介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案】(1)构成要素媒介即中介或中介物,存在于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任何传播媒介都由三个要素构成:
①物体
物质实体是传播媒介得以存在的首要因素。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没有具体而实在的物质实体,无论多么精美的精神内容也无所依附、无法传播。物质实体是构成传播媒介的前提条件。
②符号
符号是构成传播媒介的第二要素。只有在绳子上打上表示特定事件的“结”,在木板上刻上表示特殊含义的“契”,在树皮或羊皮等东西卜面写卜传递一定讯息的文字,这些绳子、木板、树皮和羊皮等才能够称之为传播媒介。符号是传播媒介与其他普通的物质实体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构成传播媒介的重要因素。
③信息
信息也是构成传播媒介的重要因素。
a. 传播信息是传播媒介的基本功能和唯一使命。
b. 任何有序的完整的符号都蕴含着特定的信息。
c. 信息也是传播者与受传者发生关系、形成互动的理由和前提。
总之,物体、符号、信息三者是构成传播媒介的核心要素,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基本特点
传播媒介就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扩大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具有实体性、中介性、负载性、还原性和扩张性等特点。
①实体性
作为实体性的媒介,它有质地、形状、重量,给人的感觉是可见、可触、可感,是个具体的真实的有形的物质存在,故也就有磨损、消耗和锈蚀。在大众传播中,书刊、报纸、收音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