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大学财政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财政支出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的不同
【答案】财政支出分类是将政府支出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归纳,以便准确反映和科学分析支出活动的性质、结构、规模以及支出的效益。按照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我国现行支出分类采用了国际通行做法,即同时使用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两种方法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
(1)财政支出功能分类
简单地讲,就是按政府主要职能活动分类。我国政府支出功能分类设置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等大类,类下再分款、项两级。主要支出功能科目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粮油物资储备及金融监管等事务、国债事务、其他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2)财政支出经济分类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支出的经济分类方法,实际上是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即根据财政支出所产生收益的时间将财政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净贷款三大类。
我国的支出经济分类主要是全面和规范地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对原来的支出目级科目做了扩充和完善。支出经济分类科日仅设置类、款两级,款级科日是对类级科目的细化,主要体现部门预算编制和单位财务管理等有关方面的要求,如将基建支出细化为房屋建筑物购建、大型修缮、土地资源开发等各种形态。支出经济分类的类级科日现行规定有12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办公费、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
财政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与部门分类编码和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相配合,在财政信息管理系统的有力支持下,可对任何一项财政支出进行“多维”定位,清清楚楚地说明政府的钱是怎么来的,干了什么事,最终用到了什么地方,为预算管理、统计分析、宏观决策和财政监督等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经济信息。
2. 简述国债的功能。
【答案】国债的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弥补财政赤字
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现代国家的普遍做法。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一般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也较小。这是因为:
①发行国债只是部分社会资金的使用权的暂时转移,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②国债的认购通常遵循自愿的原则,基本上是社会资金运动中游离出来的资金,一般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当然,对国债弥补财政赤字的功能不能绝对化,因为:
①财政赤字过大,形成债台高筑,最终会导致财政收支的恶性循环;
②社会的闲置资金是有限的,国家集中过多往往会侵蚀经济主体的必要资金,从而降低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水平。
(2)筹集建设资金
①政府发行公债有明确的目的和用途,公债资金用于经济建设;
②即使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的公债没有具体规定用于经济建设上,但财政赤字本身可能就具有生产性。因为,财政赤字通常是由资本预算不平衡造成的,也就是说资本性支出超支造成的。
(3)调节经济
国债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GDP 的再分配,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国债资金用于投资或消费,就会改变社会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国债发行规模也具有宏观经济稳定作用。
3. 简述国债市场的作用。
【答案】国债市场一般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
(1)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偿还。国家可以采取固定收益出售方式和公开拍卖方式在国债市场的交易中完成发行和偿还国债的任务。
(2)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在国债市场中,国债承销机构和国债认购者以及国债持有者与证券经纪人从事的直接交易,国债持有者和国债认购者从事的间接交易,都是社会资金的再分配过程,最终使资金需要者和国债需要者得到满足,使社会资金的配置趋向合理。若政府直接参与国债交易活动,以一定的价格售出或收回国债,就可以发挥诱导资金流向和活跃证券交易市场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主要发达国家的国债大都是通过国债市场发行的,并有相当部分是通过国债市场偿还的。近年来,随着国债规模扩大和对社会资金运行调节的必要性增强,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重视国债市场的作用,并逐步建立适应本国国情的证券市场和国债市场。
4. 简述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方法。
【答案】(1)国际重复征税
国际重复征税是以税收管辖权的冲突,即存在两个以上征税主体为前提的,它是由各国税收法律的冲突引起的。国际重复征税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必然对国际经济合作与交往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消极的。
①国际重复征税给跨国纳税人造成额外的税收负担。
②国际重复征税阻碍国际资本、商品、劳务和技术的自由流动。
③国际重复征税违背税收负担公平合理的原则。
(2)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途径
避免国际重复征可以有三种协调的途径:
①限定各国唯一地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
②限定世界各国唯一地行使地域税收管辖权;
③允许各国同时行使两种以上的税收管辖权。
在发生冲突时,承认一种税收管辖权的优先地位,而其他的税收管辖权从属行使。无疑第三种做法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减少重复征税现象,而且可以得到各个国家的认可和赞同。
(3)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
国际重复征税减除,实际是指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国家,通过优先承认纳税人向行使地域税收管辖权国家缴纳税收,借以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一种形式。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具体方法主要有:
①扣除法和低税法
扣除法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减除国际重复征税,从本国纳税人来源于国外的所得中,扣除该所得所负外国所得税款,就其余额征税的方法。低税法是指一国政府对本国人来源于国外的所得,单独制定较低税率以减少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这种方法与扣除法类似,不能彻底消除国际重复征税。
②免税法
免税法是指一国政府单力面放弃对本国纳税人国外所得的征税权利,以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国家,不仅承认地域税收管辖权的优先地位,而且承认其独占地位。
③抵免法
抵免法是指一国政府在优先承认其他国家的地域税收管辖权的前提下,在对本国纳税人来源于国外的所得征税时,以本国纳税人在国外缴纳税款冲抵本国税收的方法。它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
5. 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作用?
【答案】财政收入的规模不是以政府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而是由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但从根本上说,首先还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这些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收入分配体制和价格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1)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其净值一一国民生产总值就多,一般而言,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两者之间存在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源远则流长,根深则叶茂。
(2)生产技术水平是指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的程度,又可称之为技术进步。对生产技术水平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