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软新闻

【答案】软新闻是指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只是向受众提供娱乐,使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或供人们茶余饭后作谈资。软新闻的发生往往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多数属于延缓性新闻; 软新闻的公开发表也没有时间的紧迫性,它耐“压”,早一天迟一天往往无碍大局。

2. 横式结构

【答案】按照新闻事实的内在性质的区别和联系,以多侧面拼接的形式来安排新闻素材。这种结构方式比较适用报道那些场面宏大,但没有中心事件的新闻事实。记者从不同的观察空间去体现主题,即以主题为圆心串联不同空间的事实,常为工作通讯、社会观察通讯所运用。

3. 话题型社会观察通讯

【答案】话题型社会观察通讯是指通讯所报道的内容,正是此时大众议论的热门话题,或者大众对其感兴趣,有可能成为热门话题的社会现象。这类选题人多比较浅近,比较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4. 新闻采访

【答案】新闻采访是指以采集新闻事实、进行新闻报道为主要目的的特殊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记者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新闻传播全过程的开端和整个传播活动的基础。新闻采访是新闻领域的专门活动,必须遵守新闻传播规律和基本要求。主要着眼于迅速及时的采集、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不仅要求视野经常遍及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要力求持续注视重大事态的发展变化。它卞要通过观察和访问获取新闻时事。新闻采访可分为个别访问、现场观察采访、蹲点采访、交叉采访、巡回采访。

5. 新闻敏感

【答案】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也就是指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这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是长期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和结晶。新闻工作者能不能在纷纭繁杂、浩如烟海的新闻事实中,及时发现与敏锐分辨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其直接着力点靠新闻敏感。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又称“新闻鼻”、“新闻眼”。

6. 新闻特写

【答案】新闻特写是指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对能反映人和事本质、特点的某个细节或片断,作形象化的“放大”和“再现”处理的一种新闻文体。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消息、通讯,也不同于文学作品,而是二者“杂交”后的产物。不能划归新闻(消息)题材是理所当然,暂时只能归于通讯之列。该体裁包括人物特写、事件特写、旅行特写和速写等。新闻特写有镜头感、透视感、现场感等特征。

二、简答题

7.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网络媒体具有的传播时间的自由性优势有哪些表现?

【答案】与传统媒体相比较,网络媒体具有传播时间的自由性优势,其具体表现有:

(1)随时发布新闻的实时性

①报纸的传播,受出版与发行时间的限制与制约极大,日报通常以“天”为单位。广播与电视,尽管在时效上可以比报纸更快,但仍受到播出时段、顺序的制约。相比之下,网络媒体可以轻易做到随时发布,并以即时滚动式发布各种新闻信息,在报道突发性事件时,这个优势明显超过了传统媒体。

②网络媒体的新闻来源广泛,任何人上网后都可以找到发布自己信息的空间,也就是说网民人人可以发布新闻。

(2)随时阅读新闻的易检性

易检性是指网络媒体具有过刊查询和资料检索功能。也就是说它在传播时间上与传统媒体相比,还具有“往复性”的优势。

①广播、电视的观众,如果错过了收听或收看的时间,除非重播,否则很难再听到、看到同一内容; 报纸的读者,想查看以前的报道,也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网络媒体完全突破了这种时间的限制,网民在网上可以随时按日期查看一家网络媒体的过刊,也可以很力一便地输入关键词进行资料检索。

②新技术提供了高效的工具,通过各种搜索引擎,网民可以随时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网络媒体可以按需要提供信息,受众不必像以往那样,等待报纸的出版,或者等待广播、电视的播出时间,而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收听或者收看新闻。

8. 为什么要寻找新闻角度? 什么是最佳新闻角度?

【答案】(1)新闻角度是指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新闻角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记者从什么方向、在哪个立足点上、用什么视角,或者通过什么突破口去透视、寻找、挖掘、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充分地、更鲜明地体现其新闻价值和思想性。

①角度选择是否得当与新闻价值的大小直接相关

新闻角度选得准,新闻价值倍增。反之,选得不准,报道老一套、一般化,就会削弱新闻价值。角度选准了,入手便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容易表现其新闻价值。

②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效果

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多面性,因此对同一件新闻事实,可从不同的角度报道它。角度不同,新闻价值可能不同,因此表达的思想意义也不同。

③角度选得好可以出独家新闻

当今在新闻时效性的激烈竞争中,通过打时间差获取独家新闻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独辟蹊径,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别人所未走过的路径发掘出事实的新的新闻价值,获取非时问差独家新闻,便成为记者们努力的方向。

(2)最佳新闻角度

①《新闻文体与写作技巧》中最佳角度的标准

a. 能突出新闻的个性特征;

b. 能体现事物的本质;

c. 有生动活泼的内容;

d. 有新颖巧妙的形式。

②西方记者的选择标准

a. 切中要害,最能说明问题的角度;

b. 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角度;

c. 读者最易接受的角度;

d. 读者最关心的角度;

e. 时空距离读者最近的角度;

f. 最有人情味的角度。

③本书的概念

最佳新闻角度是读者的需要,是记者表现事实的入手处。

三、论述分析题

9. 请结合实例,谈谈大型人物通讯怎样才能写得既具有说服力又具有感染力。

【答案】(1)大型人物通讯写作的一般要求

①根据事实写人物

人物通讯无疑应当写人物,但它写人物与文学作品写人物不同。通讯写人物不允许虚构,不允许主观想象(包括合理想象),对于人物心理活动和语言所做的描写,必须严格地控制在新闻真实性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②写活生生的人物

人物通讯所报道的,是具有某种新闻价值的人物。它所报道的是真实的、活生生的人物。惟其如此,他们才可信,才能为受众所接受和认可。

③写出人物的特点

人物作为报道对象,固然有其共性,但人物报道更致力于写出人物的个性特点。人物通讯应当凸现人物特点而使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2)大型人物通讯有说服力应当满足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