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822高分子化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和
平均每一分子中的结构单元数称为
对均
【答案】平均每一分子中的重复单元数称为缩聚
对混缩聚
2. 逐步加成聚合反应
【答案】逐步加成聚合反应是形成大分子的方式如同连锁聚合是通过单体反复加成而进行的,而动力学过程如同缩聚那样是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步增大,聚合物的结构酷似缩聚物。
3. 平均官能度与摩尔系数
【答案】平均官能度指反应体系中平均每一分子上带有的能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活性中心)的数目。当量系数是指起始两种官能团总数之比,其值小于或等于1。
4. 三大合成材料
【答案】三大合成材料是在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中,那些最重要的、最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如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5. 引发剂的引发效率f
【答案】引发剂的引发效率f 是指分解的引发剂用于引发单体占分解的引发剂的百分率。
6. 序旋标记法
【答案】根据
建议的命名法,光学异构体的对映体构型用(右)或(左)表示。即
按照次序规则的顺序即由
在方向盘上呈
,顺时针排列)
是顺时针方向排列(或把手性碳原子比作
将手性中心(如手性碳)周围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
排列,
假定观察者位于的对面,若
汽车方向盘,在方向盘的连杆上,其他三个原子团这一构型就用表示;若记法。
呈反时针排列,则构型就为S 。手性碳的上述表示法称为序旋标
二、问答题
7. 乳液聚合丁苯橡胶有冷(胶)热(胶)之分。试分别列举一种引发剂体系和聚合条件。单体转化率通常控制在60%左右,为什么?聚合时如何调节聚合物颗粒的大小?
【答案】(1)热法丁苯:引发剂为
聚合温度为
冷法丁苯:引发剂体系为(2)转化率控制在
左右的主要原因是:
聚合温度为
①转化率再高,由于丁苯分子链的烯丙基氢发生链转移,产生支化或凝胶,导致质量变劣; ②由于丁二烯的共聚活性远大于苯乙烯,随着转化率的提高,体系中剩余的苯乙烯相对增多,导致结合苯乙烯含量增大,甚至形成长序列苯乙烯嵌段,使橡胶的弹性和力学性能下降;
③转化率
后,由于单体浓度减少导致聚合速率降低。再延长时间提高转化率,致使生产
效率大大降低;同时支化和胶也较严重。
(3)増大聚合物颗粒尺寸的措施有:
①降低乳化剂的用量,但不能低于临界胶束浓度;
②提高单体浓度,但单体(油相)与水相之比一般不大于1;
; ③适当降低聚合温度,但一般不能低于引发剂的分解温度(或产生自由基的最低温度)④添加化学附聚剂(如聚环氧乙烷等)或将胶乳冷冻、或加压附聚均可使胶乳粒粒径增大。
8. 下列聚合物用哪类交联剂或固化剂进行交联?用反应方程式表示。
;(1)不饱和聚酯(乙二醇和马来酸酐合成的聚酯)(2
)基硅氧烷;(4)
聚乙烯;(5)二元乙丙橡胶;(6)环氧树脂;(7)线型酚醛树脂;(8)纤维素。 【答案】(1)不饱和聚酯用苯乙烯作交联剂。
(3)聚二甲
(2)戊二烯用硫作交联剂。
(3)聚二甲基硅氧烷用过氧化物作交联剂。
(4)聚乙烯用过氧化物作交联剂。
(5)二元乙丙橡胶用过氧化物作交联剂。
(6)环氧树脂常用二胺作固化剂。
(7)线型酚醛树脂用六次甲基四胺(又称乌洛托品)作固化剂。
(8)纤维素用二元酸或酸酐作固化剂,其他交联剂还有醛类(甲醛、戊二醛)、环氧氯丙烷等。
9. 悬浮聚合法生产聚氯乙烯时,为什么常采用高活性和中活性引发剂并用的引发体系?
【答案】氯乙烯悬浮聚合时所得聚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几乎与引发剂浓度无关。相对分子质量主要由单体链转移来决定,聚氯乙烯的分子量主要由温度控制。氯乙烯悬浮聚合是非均相本体聚合,在转化率较低时就出现反应自动加速。如选用高活性引发剂,引发剂浓度随反应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