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890心理学研究方法之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某校学生的年龄分布是右偏的,均值为22, 标准差为4.45。如果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该校抽取容量为 100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 )。

A. 右偏的,均值为22,标准差为4.45

B. 正态分布,均值为22,标准差为0.445

C. 正态分布,均值为22,标准差为4.45

D. 分布形状未知,均值为22, 标准差为0.445

【答案】B

【解析】因为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变为正态分布,其平均数为方差根据公式计算可得,均值为22, 标准差为0.445。

2. 非参数统计应用条件是( )。

A. 总体是正态分布

B. 若两组比较,要求两组的总体方差相等

C. 不依赖于总体分布

D. 要求样本例数很大

【答案】C

【解析】非参数检验的特点:①一般不需要严格的前提假设,不要求总体为正态分布;②非

;③非参数检验很适用于小样本,且计算简明、迅速。参数检验特别适 用于顺序资料(等级变量)

3. 符号秩次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如果检验假设成立,则对样本来说( )。

A. 正秩和的绝对值小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B. 正秩和的绝对值大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C. 正秩和的绝对值与负秩和的绝对值相差较大

D. 正秩和的绝对值与负秩和的绝对值不会相差很大或与负秩和的绝对值相等

【答案】D

【解析】符号秩次检验法是将两个样本每对数据差数的绝对值,按从小到大排列的秩序,给

,然后再给差数记上符号。若两个样本无显著差异,正秩和与负秩予每一个差数以 秩次(等级)

和应当相等或接近相等,若正秩和与负秩和相差较大,那么,两个样本差异显著的可能性较大。它的假设是:

如果检验假设成立,则说明 成立,即正秩和的绝对值与负秩和的绝对值不会相差很大或与负秩和的绝对值相等。

4. 方差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判断( )。

各总体方差是否存在差异

各样本数据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类别自变量对连续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连续自变量对类别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答案】C

【解析】方差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均值之间的差别是否在统计意义上显著,从而判断不同自变量对因变量 的影响是否显著。如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假设A 变量存在三种水平,若三种水平下得到的均值之间差异显著, 说明A 变量对因变量存在显著影响。

5. 在小样本的情况下,当总体方差未知时,检验总体均值所使用的统计量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当总体呈现正态分布,总体方差已知时,用Z 检验;当总体方差未知时,用t 检验,计算统计量的 公式为;但是样本容量较大时,可以考虑用z 检验。

6. 符号检验与符号秩次检验相比,( )。

A. 方法简单,且更为有效

B. 方法简单,但有效性较差

C. 方法复杂,且有效性较差

D. 方法复杂,但更为有效

【答案】B

【解析】符号检验只考虑符号的正负,而不考虑差数数值的大小,符号秩次检验不仅考虑差值的符号,还同 时考虑差值的大小,因此它的精确性比较高。

7. 已知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且有则二项分布的参数n ,P 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8.

A.

B.

C.

D. 个秩次 个秩次 个秩次 个秩次

时,可将两个样本的数据合在一经计算可得,两组样本数据比较,用秩和检验,有( )。

【答案】D 【解析】当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和都小于10, 并且

起,按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给每一个数据编秩次,最小的数据秩次为1,最大的数据秩次为

9. 总体的均值为19, 标准差为10。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随机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为( )。

A.N (19, 2)

B.N (10, 2)

C.N (19, 1)

D.N (10, 2)

【答案】C

【解析】设X 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值为…方差为

样本,则是从总体X 抽取的随机是样本平均数,从总体X 中抽取多组不同的容量为n 的样本,则有多(每

方差因此,样本的均值为19,

方差为,此时,也服从正态分布,

其平均数为组有一个)

10.以A 表示事件“教材甲教学效果显著,教材乙教学效果不显著”,则其对立事件为( )。

A. “教材甲教学效果不显著,教材乙教学效果显著”

B. “教材甲和教材乙教学效果显著”

C. “教材甲教学效果显著”

D. “教材甲教学效果不显著或教材乙教学效果显著”

【答案】D

【解析】事件A 有两个条件“教材甲教学效果显著,教材乙教学效果不显著”,只要有一个条件不满足则为A 的对立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