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泛非通讯社
【答案】泛非通讯社于1983年5月成立于达喀尔,由非洲统一组织筹建。该社播发的新闻由非洲记者根据非洲的观点编写,其目的在于纠正被外国通讯社的一系列片面的、消极的消息所歪曲的非洲、非洲国家及其人民的形象。该社的成立是为了便利成员国之间交换新闻,并为建立和发展各国国家通讯社做出一定的贡献。
2. “日章旗”事件
【答案】‘旧章旗”事件是朝鲜新闻界对日斗争中最辉煌的战绩。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朝鲜运动员孙基祯代表日本队夺得马拉松冠军,《东亚日报》、《朝鲜日报》、《朝鲜中央日报》在刊登孙基祯的相片时抹掉了其身上的日本国旗。日当局发现后,逮捕了有关人士,《东亚日报》社长被迫辞职,报纸停刊九个月。
3. 共同通信社
【答案】共同通信社(简称共同社),是一个总部位于东京港区的非营利合作通讯社,1945年11月成立,由建于1936年的同盟通信社改组而成。共同社是日本最大的通讯社,发布新闻给几乎所有日本的报章、电台与电视网,使用其新闻的报纸约有5, 000万名订阅者。其位于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分部日本国际共同社在1982年创立。石川聪是该通讯社现时的总裁。共同社是代表日本的国际性通讯社。共同社独立于政府,致力于为社会服务。担负着传媒中枢重任的共同社以“促进世界和平、确保民主、实现人类幸福”为原则,从1945年建社以来,作为“非赢利社团法人组织”,与日本全国各报社、NHK 等新闻机构通力合作,努力、积极地进行着报道活动。
4. 《论出版自由》
【答案】《论出版自由》是英国大诗人、思想家约翰·弥尔顿的一本政论小册子。1644年,弥尔顿因出版书籍引起国会愤怒,被传至国会出版委员会接受质问,他借机在国会作了长篇演讲,系统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随后,弥尔顿未经书刊检察机构的同意将演讲词印刷出来,这就是著名的《论出版自由》。其主要观点包括:人民的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限制言论自由即是妨碍真理本身,唯有保障言论自由,才能使真理战胜谬误; “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我的修正过程”
概念。《论出版自由》是人类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它奠定了保障现代新闻事业顺畅发展的出版自由思想的第一块基石,提出的“出版自由”是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口号。
5. 路透社(REUTERS )
【答案】路透社是英国最早的通讯社,也是世界上资格最老的通讯社之一,1851年由朱利叶斯·路透在伦敦创办。最初,路透社只限于发布金融、商业消息,大众化报纸兴起后,信息需求量大,路透开始采集和发布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新闻,向报界供稿,1858年,《泰晤士报》也成了它的订户。路透社不断拓展业务,常常以时效性强的独家新闻在同行竞争中取胜。1870年与哈瓦斯社等世界大通讯社缔结划分新闻势力范围的“三边四社协定”,1916年后,经过几次改组,成为英国报业自己的合作通讯组织,不再是一个营利机构。
6. 《费加罗报》
【答案】《费加罗报》是法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日报。1854年创办时为周报,1866年改为日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柯蒂集团掌握。1949年售予普鲁沃斯特集团,1975年转手给埃尔桑报团。这是一份言论性报纸,政治态度历来保守,内容着重政治新闻、国际新闻及文学艺术,社会和体育新闻也很出色,是法国有名的“质报”。通常30多版,图文并茂,逐日轮流出各种专版,周末出增刊《费加罗画报》。该报广告收入丰厚,读者对象主要是资本家、经理、政界和社会上层人士。
7. 曾格案件
【答案】曾格案件是指关于美国新闻出版自由的一起著名案件,是后来美国宪法里“新闻自由”的伟大开端。约翰·彼得·曾格是纽约一个普通印刷商,1733-1734年间,他的《纽约周刊》由于披露政府腐败而遭到起诉。1734年法庭审理此案时,当时的著名律师安德鲁·汉密尔顿主动出庭为他辩护。曾格案件在人类法律史上首次奠定了两个法律原则一一“新闻自由”和“陪审团否决权”。这两个原则后来在英美的宪法中都得到确认,尤其是“新闻自由”原则,二百多年来,陆续写入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这一案件也被称为美国新闻史上的里程碑,它在美国新闻诉讼的司法实践上确立了三条基本原则:①诽谤必须是捏造事实,陈述事实的不是诽谤; ②对诽谤罪要有事实真伪的证据,不能凭空指控; ③判定出版物是否犯有诽谤中伤或煽惑人心的罪名,必须由陪审团做出裁决,不得由法官个人决定。这三条原则实际上标志着“批评政府无罪的原则”在美国初步确立。随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制定并于1791年批准生效,美国新闻自由第一次写入宪法,其法制化进程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8. 《世界报》
【答案】《世界报》是法国最有影响的报纸,创办于1944年12月。巴黎刚解放时,著名记者于贝尔·伯夫一梅里受戴高乐委托,接受原《时报》设备,办起这份“为国家新闻事业服务”的报纸,使之成为“民族自信的工具”。戴高乐执政期间,该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法国的“同人报纸”,《世界报》不依附于任何政党、财团和媒介集团,保持着经营和编辑的独立性。该报内容规整,严肃清洁,版面紧凑,基本不登照片,只有少量图表和漫画,注重背景和资料的介绍,时
评水平很高。读者一半以上受过高等教育,是法国最有名的“质报”(以文章、资料和评论的“质量”赢得读者)。
二、简答题
9. 简述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在网广播时代的变化。
【答案】由于互联网提高了公众自由参与传播的可能性,传媒机构有可能不再是新闻传播的垄断者。应用互联网上发布新闻的在线媒体可以分为两种:“上网媒体”; “网上自生媒体”。通过后一种媒体形式传播新闻信息的有个人和各种非传统新闻机构。
(1)新力量的加入和在新领域的竞争改变了新闻传播主体原有的地位格局。
根据1998年12月的一项调查,以点击网页次数计算,在网络发展领先的美国,报道科技新闻的ZDNET 每天的访问量达到590万,报道气象新闻的weather.corn 达480万,远远超过老牌报纸《纽约时报》网络版的160万访问量,也超过CNN , MSNBC (微软与NBC 联合推出的新闻站点)、《时代》网络版、ABCnews 等由传统强势媒体推出的网站。而比起也提供新闻服务的互联网公司YAHOO! 的站点,其每日4亿的访问量是其他媒体和互联网站点无法比拟的。
(2)媒体机构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发布新闻、服务或娱乐等信息。
媒体机构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发布新闻、服务或娱乐等信息,还推出聊天室、公告牌、信息搜索、网上购等服务。1998年,“网络门户”的概念被提出来,它指出在未来的网络世界将由少数的网络商所控制,其控制的方式就是使自己的网站能成为互联网用户习惯进入的第一个站点。这样新旧媒体机构,尤其对于那些拥有信息管理经验,并树立了信息权威的媒体机构将更多的倾向“门户”之争。
(3)新闻媒体内部的人员构成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由于媒体商业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技术含量高的手段投入使用,技术人员和经营人员的比例不断上升,而采编人员比例下降。以路透社驻巴黎总分社为例,全社400名从业人员中,采编、技术和经营人员大约各占1/3。
10.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英国新闻出版业所受到的控制。
【答案】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人类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次重要的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英国的统治地位。在资产阶级革命发动和进行的过程中,资产阶级突破封建限制,纷纷出版报刊、书籍小册子,宣传民主自由思想,动员民众,推进革命进程。
这一时期出现的言论出版自由的口号,为西方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向“自由主义理论”过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但同时,统治者对新闻出版业的控制也贯穿始终。
(1)革命前的言论限禁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在宗教改革的旗帜下进行的。16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随着宗教改革的推进,反对封建工权和国教(与封建工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书籍和小册子纷纷出现。为了阻止新思想的传播,封建统治者加强了出版管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