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社会民主党人报》(1879年)

【答案】《社会民主党人报》是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央机关报,被誉为德国党的旗帜,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直接参与和支持下,于1879年9月28日创刊。这是一份周报,先在瑞士苏黎世出版,1888年10月迁至伦敦出版,1890年9月27日停刊,共出版12年。《非常法》施行期间,该报通过“红色战地邮局”秘密运回国内,在德国各地广为传阅,发行1.1万份,成为德国党曾经拥有过的最好的报纸。

2. 世界新闻报(英国)

【答案】《世界新闻报》创办于1843年,是一份星期日报纸,1969年易主澳大利亚报业主鲁伯特·默多克(RupertMurdoch )。集中报道1周以来的体育新闻、黑色与黄色新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冲击视觉,使得该报得到了迅速发展,发行量达到500万份,成为英国和英语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周报。2011年7月,《世界新闻报》陷入窃听丑闻,记者对被绑架小女孩米莉·道勒手机语音信箱进行窃听,并私自删除了其中的部分留言,十扰了警方破案的视线,最终导致道勒没有被及时营救而遇害。《世界新闻报》的窃听行为引起公众的不满与愤怒,在各方压力之下,不得不于2011年7月停刊,默多克在英国的传媒帝国遭遇滑铁卢。《世界新闻报》的停刊引发了人们对新闻从业者伦理底线的追问,不能伤害普通人的个人隐私被再一次强调。

3. 《标题》

【答案】《标题》是巴西最大的综合性周刊,1952年在里约热内卢创办。发行量约为20万份,每期138页左右,有大量图片。每期都有八、九篇有关巴西生活的特写,如影视明星轶事、体育赛事和工业情况等。国外报道经常刊登访问记。该刊在纽约、巴黎、米兰、东京等地均设有分社。

4. 《南非人报》

【答案】《南非人报》于1830年创刊于开普敦,用荷兰语和英语同时印刷,是南非历史上第一家对开的大型商业报纸。延续整整100年,马克思曾为该报撰稿。

5. 赫斯特(WilliamR.Hearst )

【答案】威廉·伦道夫·赫斯特1895年来到纽约,购得一份陷入困境的报纸,更名为《纽约新闻报》(NewYorkJournal ),开始同普利策的《世界报》展开激烈竞争。赫斯特的办报方针是得到新闻,尽快得到新闻,不怕花钱; 不断地以喧嚣刺激读者,攻击不正当财富,向穷人许愿,以吸引读者。该报注重犯罪新闻、丑行、灾祸报道和各种特写,并大量应用照片。其版面与刺激性,和

普利策的《世界报》相比,有过之无不及。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不惜高额薪金从《世界报》挖走该报星期日报的全班人马。赫斯特也通过搞一些社会运动,以标榜其对贫民特别是受压迫者的同情,如用事实揭露政府官员滥用职权,获得良好的宣传效果,来增加报纸声誉。在与普利策的竞争中,大量应用暴露性新闻与犯罪新闻是赫斯特的拿手好戏。他的《新闻报》在煽情主义方面超过了《世界报》。赫斯特一生最轰动的事件包括同普利策的竞争,煽动美西战争和教唆刺杀麦金莱总统。

6. 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

【答案】《纽约太阳报》于1833年9月3日由本杰明·戴创于纽约,其口号是:“照耀所有人(ItShinesforAll )"o 《纽约太阳报》是美国第一份按商业原则创办的商业报纸,也是第一份获得成功的“便士报”。该报的零售价是一美分或一便士,故称“便士报”,又称“廉价报纸”。由于其发行的成功和开创性作用,与后来创办的《纽约先驱报》和((纽约论坛报》并称为美国新闻史上的廿大便十报。

7. 《埃及事件报》

【答案】《埃及事件报》于1828年由奥斯曼帝国驻埃军官穆罕默德·阿里创办,主要发布官方新闻和政府法令、公告,同时刊载一些各地要闻和有关文学和社会问题的文章,几位阿拉伯著名的文学家先后担任过该报的主编。用法、阿文出版。该报一直出版到1952年才停刊。

8. 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

【答案】现实受众是指在现时状态下正在活动着的接受信息“成品”的人。现实受众是大众传播的现实作用对象。他们参与对作品的传播与扩散,参与同传播者的后续对话和沟通,参与对符号意义的挖掘和创造。潜在受众又叫隐性受众,是指潜藏、内含在信息作品或传播过程之中,有可能成为现实受众的人。潜在受众是传播者需要争取、发展的对象。对新闻传播媒介来说,可将接触某种新闻传播媒介而不接触其他新闻传播媒介的受众视为其他媒介的潜在受众。从传播过程来看,现实受众体现在现在时态,而潜在受众内含在未来时态。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两者可以互相转化。今天的潜在受众会转化成明天的现实受众,昨天的现实受众又会转化成今天的潜在受众。

二、简答题

9. 大洋洲的新闻传播事业有哪些特点?

【答案】大洋洲的新闻传播事业有以下三个特点:(1)各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按新闻发展状况,全洲大致可分为四个地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美拉尼西亚(以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为代表,较为发达)、波利尼西亚(以萨摩亚、汤加为代表,次发达)、密克罗尼西亚(不发达);

(2)大洋洲的广播普及,其中斐济、西萨摩亚最为发达; 受自然环境的限制,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电视很少;

(3)新闻政策一般为自由主义和民族化相融合的结果。

10.BBC 享有较高声誉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BBC 是英国著名的广播公司,创始人是约翰·里思,他被后人尊称为“BBC 之父”。BBC 拥有较高声誉的原因如下:

(1)非常讲究宣传报道的技巧

“美国之音”在冷战和60年代强行推销西方的“自由”及生活方式,公开号召共产党国家人民暴动,在新闻的取舍上以我划线。英国广播公司则不然。早在二战前,BBC 就从长远利益着眼,强调建立真实可靠的声誉。在二战期间,英国广播公司遵循着报道事实性新闻和平衡性新闻的方针,对不利的战况也进行比较真实的报道,进而吸引了大批的英国、欧洲及世界各地的听众,甚至德国人也相信英国广播公司的节目。战后BBC 继续保持了这种传统,既报喜也报忧。BBC 还注意报道对象国的各种新闻,这样,听众们往往认为BBC 的报道就是事实而不是宣传,从而在各国听众中建立了持久、广泛、真实可靠的声誉。

(2)讲究时效性

它的英语新闻节目昼夜不停地对外广播。一旦有重要新闻随时可以插播。BBC 认为一家电台如果不能及时地提供最新的消息,则肯定不能赢得听众。在这一方面,英国广播公司常常夸耀两件事:一是斯大林逝世,它的消息播放在苏联之前; 二是苏联首次发射地球卫星,在苏联未公布之前,BBC 便将发射成功的消息连同该卫星的无线电联络信号的录音抢播了出来。另外1971年赫鲁晓夫逝世的消息也是英国广播公司最先播出的。久而久之,英国广播公司自然而然对听众产生了一种吸引力。

(3)开辟多种新闻来源

英国广播公司的国际新闻主要来自自己的驻外记者。目前它在世界二三十个国家和地区派有常驻记者。广播侦听,也是BBC 新闻的来源之一。

(4)重视听众研究工作

为了加强广播的针对性,BBC 在听众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它的专业机构听众研究处拥有几百名工作人员和编外人员,他们经常研究BBC 各种广播节目的收听效果和收听对象者们的各种背景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编辑、调整节目。

11.简述普利策的《世界报》及他的办报特点和社会贡献。

【答案】(1)《世界报》

1883年普利策《纽约世界报》的出现是美国新闻史上的一大转折,标志着廉价报纸取代政党报纸成为报刊的主体。1883年普利策买下纽约《世界报》,在发刊词中他宣称:要用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经营管理力一法,使《世界报》以新的宗旨、方针、信息和兴趣面向读者。普利策从两个方面加强该报的影响力:

①注重严肃的言论和报道,不断揭露贪污行为,攻击不正当财富的拥有者,提倡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有限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