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之新闻理论新编部分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_3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具体失实新闻

【答案】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 存在许多失实现象, 具体失实新闻是失实新闻中的一种类型。具体失实新闻比较常见, 或捏造事实、向壁虚构; 或导演制作、以假乱真; 或道听途说、偏听偏信; 或合理想象、混淆文学创作和新闻报道的界限等等。这类失实新闻的特征主要是违背了新闻在反映具体事实时必须完全真实的原则。因而, 我们称之为“具体失实新闻”。

2. 编码与解码

【答案】编码位于传播者一端, 是指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解码位于受传者一端, 是指将接收到的符号或代码还原为传播者所传达的那种信息或意义。编码与解码的连通过程实质上就是简单的传播过程, 两者都“是把自己头脑里存在的‘抽象的’、有广义的思考内容的原本, 在对方头脑里也制造一份副本的行为。”

3. 新闻

【答案】新闻的定义, 准确表述为:新闻是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的报道。现实生活中使用与流行的“新闻”一词, 其含义很多, 内容很不确定。概括起来, 主要有四种情况:①泛指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切新鲜事物、现象, 这是对“新闻”的广义的理解; ②指与新闻传媒的传播活动相关联的事物、现象, 这是对“新闻”的次广义的理; ③专指新闻媒体对新鲜事实、事件进行报道这种现象和行为本身, 这是对“新闻”的狭义的理解; ④特指新闻媒体上所报道的那些属于消息类体裁的东西, 这种“新闻”实际上指的就是“消息’夕, 这是对“新闻”的最狭义的理解。

4. 显著性

【答案】作为新闻价值属性之一, 显著性是用来描述“新闻事实知名度, 或新闻事实的显要度”的一个概念。一件事实的知名度或显要性是由构成这件事实的各种要素的知名度和显要性决定的, 因此事实构成要素的知名度或显要性就是事实显著性的基本内涵。具体包括人物的显著性、事情的显

著性、时间的显著性和空间的显著性。

5. 舆论的持续性

【答案】舆论的持续性, 又称“舆论的初性”, 任何舆论都要持续一定的时间, 它与舆论客体的情况有关。如果人们议论的客体所体现的理念与公众差距过大, 或“问题没有解决”, 舆论持续的时间就会较长。

6. 新闻书

【答案】新闻书的发行周期比手抄新闻长, 但它沿用了古代印刷书籍的办法, 用铅字印刷, 可以大量地发行。据现有资料, 最早的新闻书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发行。新闻书在市场上设摊公开发售。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 兼有商业行情。出版者多为印刷商, 以印刷其他书本为主, 附带出版自己编写的新闻书。

二、简答题

7. 技术在新闻传媒的形态变化中有怎样的作用。

【答案】对新闻媒介形态的变化而言, 技术扮演了核心的推动作用。没有技术的进步, 就不可能有媒介形态与功能的不断进步。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 由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极端低下, 人类只能凭借体语和简单的信号进行信息传递。随着社会的进步, 语言和文字得以发明, 这促成了人类传播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变革, 即信息可以借助文字进行编码并传布久远。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更为人类传播提供了简便的载体, 并为信息的大规模复制和广泛传播提供了可能性。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促成了电子媒体的诞生, 人类信息传播的速度大为提升。随着卫星和互联网的出现, 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 人类媒介技术的进步, 使得人类以时间压缩空间成为当今时代最为鲜明的特征。

(2)尽管技术的进步对媒介的演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技术不是决定媒介发展的根本力量。技术对媒介的影响, 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因此, 不能孤立地看待技术在媒介演进中的角色。应该承认,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信息传递需求, 是媒介演进的根本决定要素, 正是这种需要, 推动着传媒朝着更迅速、更广泛、更逼真的方向发展着。

8. 总结世界新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答案】从世界新闻教育产生的过程看,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新闻教育是适应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产生的

从世界范围看, 新闻教育是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新闻从业者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而逐步产生的。当新闻事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人才不断予以补充的时候, 新闻教育便自然会作为一种现实需要而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