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54公共管理学(一)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我国公共组织有哪些病象? 试对公共组织的病象成因予以分析并提出改革之道。
【答案】(1)我国公共组织的病象
我国公共组织存在四大病象,即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小分,官僚主义严重。具体分析如下:
①机构庞大。现在政府机构重叠庞大,人浮与事的现象严重,这不仅滋生官僚主义,助长犷贪污腐败和不正之风,一也给国家政府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组织内部组织涣散,组织成员情绪低落,贪图安逸。
②人员臃肿。人员臃肿是我国政府机构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公共组织部门林立,工作效率低,人浮于事严重; 组织内部奖惩不分明,吃“大锅饭”,大部分成员无工作积极性。建国至今,我国曾先后多次进行机构改革,想改善这一局面,但成就并不十分明显,历次改革都逃不出“臃肿一精简一臃肿一精简”这一怪圈。庞大的人员编制造成了行政支出的极度浪费。
③政企不分。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能形成科学决策的投资体制,轻易造成责任不分和决策失误,难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治理经济和社会事物,许多本来应该运用法律手段,或者通过社会中介组织来解决的问题,也是通过设立政府机构治理,把过多的社会责任和事务矛盾集中在政府身上。
④官僚主义严重。我国公共组织内部官僚主义盛行,这直接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不但导致公共组织效率的降低,还会引发社会公众对公共组织的严重不满,不加以改革就无法完整履行公共职责,无法规范行使公共权力,必须对公共组织进行变革。
(2)病象的成因
当前我国公共组织病象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需要从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剖析,具体分析如下:
①经济体制的制约
建国后的政府机构改革大多是在建国初期就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进行的。其主要特点是政企不分,政府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直接管理经济和经营企业。这样,随着经济的发展,分工的细化,新的行业的小断产生,与这些行业相关的管理部门主要是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必然膨胀起来。
②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条块结合的行政管理体制,采用逐级下达指标,层层落实的管理方式,在机构的设置上强调上下对口,各地划一,忽视了因地制宜。这是我国政府机构,特别是为了争得更多的上级安排的项目和投资的地方政府的机构很难有效精简的重要原因。
③人事制度的制约
a. 大中专毕业生和军队转业干部的就业制度。在过去的人事制度下,国家机关是一个重要的就业单位,每年都要安置不少大中专毕业生和军队转业干部。这样,本来精简掉的编制,不得不年复一年按常规增长。
b. 干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科学。机关干部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能官不能民,缺乏科学的优升劣汰制度和办法,致使干部队伍的数量越来越庞大,结构愈趋不合理,更使得干部的调整成为机构改革的一大阻力。
c. 富余人员安置没有出路。原有的人事制度对机关富余人员安置的思路比较狭窄,除非特殊情况,‘般都采取机关内部消化的路子和由组织上包下来分配的办法,效果不明显,己经取得的精简效果也难以巩固。
d. 工资制度。干部的工资增长,各种待遇的提高,完全依赖于职务、级别,而机构领导职务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为了照顾干部的利益、情绪,就要不断地制造出新的机构,或者使机构升格,或者设置较多的副职,突破领导职务数的限制。
④机构编制管理的软约束。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核定工作,历来是明确的。但是这种管理是软约束,而不是硬约束; 是弹性的,而不是刚性的,这使得机构精简的成果很难得到巩固和发展。
(3)病象的改革之道
①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要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把生产经营的权力真正交给企业。
②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
③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同一个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完善行政运行机制。
④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各级政府机构、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制化。
2. 政府信息管理有哪些主要的活动?
【答案】政府信息管理工作就其范围来讲,是极其广泛的。根据学者卡尔森和欧佛门(Garson and Overman )的看法,公共管理者在信息管理方面的工作,包括表1所示的四大类活动:信息系统管理、电脑应用、平面文件信息系统、表格管理与记录安全。
表1
3. 简述当代政府再造的原因。
【答案】当代世界各国的政府再造,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的背景,从某种角度来看,政府再造是政府因应外在环境变迁而求适应的一个过程。
当代政府再造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政府角色膨胀
自第_次世界大战后,受国家干预和福利国家观点的影响以及计划经济的影响,政府的职能急剧扩张,政府角色不断膨胀。政府虽然管的事情很多,但是社会问题却同样层出不穷,因而引发人民对政府治理能力的怀疑,也就是所谓的政府失灵问题。
(2)财政状况的恶化
工业化国家向福利国家的发展,导致政府支出不断膨胀,这需要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财政能力的支持,然而,从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影响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这对政府的财政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各国面对日益庞大的债务负担,纷纷寻求开源节流、平衡预算之道。由于人民的纳税负担较重,仅依赖增税以缩减预算赤字有困难,因此,通过改革政府以控制财政赤字,便成为一个可行的手段。
(3)新右派意识形态的影响
针对国家干预和福利国家政府的弊病,以公共选择为代表的新右派对此进行不断的抨击,他们认为政府失灵不亚于市场失灵,强调市场机制,主张将政府的角色、功能和规模缩小,主张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