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702公共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精英决策

【答案】精英分析方法认为所有的政治系统都分为两个阶层一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精英分析的核心观点在于,公共政策是统治精英的偏好和价值体现,大众在相当程度上是被精英所操纵的。因此精英决策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杰出的精英人物决定的,大众不能决定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反映的是占统治地位的精英们的价值观而不是大众的需求和意愿。

2. 结构不良问题

【答案】结构不良问题是指包括具有无法确定、难以进行连续排列的价值观的不同决策者的问题。这类问题的目标存在着互相竞争的冲突,无法达成共识,对政策选择及其后果也难以确定,无法估计风险程度。结构不良政策问题的原型是完全不具有传递性的决策问题,即没有哪一个较其他的政策问题更可取,人们很难提出满意的政策问题。

3. 模型

【答案】模型是指主体为了某种特定的认识日的,依据相似性原则而创造或选择一种系统,用于代表被研究的对象。通常把模型分为实物模型与理论模型。公共政策分析所讨论的对象经常既可以是定性相似,也可以是定量相似:既可以是外在的相似,也可以是内在的相似:既可以是结构的相似,也可以是功能的相似。

4. 决策论

【答案】决策论是根据信息和评价准则,用数量方法寻找或选取最优决策方案的科学,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和决策分析的理论基础。在实际生活与生产中对同一个问题所面临的几种自然情况或状态,又有几种可选方案,就构成一个决策,而决策者为对付这些情况所采取的对策方案就组成决策方案或策略。

二、简答题

5. 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

【答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一般的或基本的角色或职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经济发展的基础结构

政府为市场经济的运作提供基本必需的制度、规则以及框架。包括:界定和产权保护、契约的执行、公司法、金融制度、专利保护、著作版权、法律和秩序的维持。现代的经济社会也是一个政治的体系,没有游戏的规则和经济生活的框架,经济体系的运转是不可能的。实践证明:市场交

易的前提是受保护的财产权,得到维护的交易秩序和对纠纷的有效解决,而政府提供了安全、秩序和公正的、具有规模经济的制度安排。

(2)组织各种各样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

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具有共享性以及非排它性,即公共物品是任何人不付出代价均可使用,而其使用并不损害他人的效用。这两种特性使公共产品的享用很难禁止他人不付费而坐享其成,导致“搭便车”或占便宜。这使得私人部门很少有诱因去生产公共产品,最终导致公共物品和服务供给的不足,因此,必须由政府介入并提供。典型的公共物品包括:国防、基础研究、道路与桥梁、导航设施、灾害控制、交通管制系统以及其他基础结构。但是政府干预并不意味着全部由政府直接提供,对一些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政府可以组织私部门提供。

(3)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

在社会中,存在着许多共有的资源,如清洁的空气和水、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以及许多野生动植物等,这些共有资源与人们的生活,甚至于生命息息相关。共有资源与公共物品一样没有排它性,但有竞争性(一个人使用共有资源就减少了其他人的使用),共有资源不可避免地导致共有的悲剧,即私人决策者过分使用共有资源。因此也无法依赖市场去保护自然资源,使自然环境免于遭受损害,并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利益考虑。这就需要政府通常通过管制措施保护共有资源和环境,或者实行收费,以减轻过度使用问题。

(4)社会冲突的调整和解决

政府存在的一个基本理由在于解决或消饵社会中的各种冲突,以维持正义、秩序和稳定。在一个社会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冲突,其出现的原因也可能是多样的,政府的职责在于促使冲突的解决。此外,在一个社会中,总会出现强势集团,也会出现弱势群体,为保障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免遭强势集团的剥削和欺诈,政府需要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5)保护并维持市场竞争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市场机制的有效性来源于市场存在着有效的竞争,这意味着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卖者,在市场上有许多企业提供着基本相同的产品,企业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市场,如果一个企业成为某产品的独家卖者,而且其产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时,便会出现垄断现象,像微软公司的视窗软件。垄断的原因是进入障碍,垄断者能在市场上保持惟一卖者的地位,而其他企业则很难进入市场与之竞争。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大于边际成本,导致垄断者生产的产量小于社会有效率的产量,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为此,政府必须有所作为,努力使垄断行业更有竞争性或者对垄断者实施管制,如制定反垄断法以增强竞争、价格管制等等。

(6)收入和财产分配的调节

市场经济是会产生不平等的结果的,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需要社会有一种公平再分配的机制。市场交易不能进行有效的再分配,原因在于市场中不存在以公平为目标的分配机制; 私人慈善机构或许能承担部分责任,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也缺乏一种相互配合的公共政策。政府在进行再分配方面显然处于有利地位,因为政府拥有强制征税的权力,该项权力使得政府能大规模进入再分配工作,并且政府能够通过税制解决由于要素市场的不完备性与垄断定价产生的收

入分配问题。政府实现再分配的直接手段有:税收转移、累进所得税、对高收入消费者购买的货物进行课税,当然,在选择这些政策时,必须考虑到由此产生的“经济预外损失”,即效率代价。任何设定的分配变动都应以最小的效率代价完成。

(7)宏观经济的稳定

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不会自动出现,相反会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变动,经济会为长期的持续失业与通货膨胀所苦,更为糟糕的是,失业与通货膨胀往往是并存的。政府的作用便在于通过公共政策的干预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稳定政策的工具包括:财政工具,主要是预算政策和税收政策; 货币工具,如法定准备金、贴现率、市场开放政策、信用制度等等。当然,即便如此,如果公共政策指导不佳,其本身也会构成不稳定的因素。

6. 简述政府治理下具的内涵及其主要类型。

【答案】(1)政府治理工具的内涵

治理工具,又称政策工具或政府工具,它是指政府将其实质日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途和机制,政策工具乃是政府治理的核心,没有政策工具,便无法实现政府的目标。

(2)政府治理工具的主要类型

①政府部门直接提供财货与服务。由政府部门承担政策规划即执行责任,费用由政府税收支出或使用者支付。如政府提供军队、警察、各种公共建设等。

②政府部门委托其他部门提供。此种方式系由政府部门负责提供财货与劳务,但由政府机关间彼此签约并将其付诸执行。

③签约外包。此种方式系指政府雇用私部门(私人公司或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务服务,费用则由政府编列预算支出。如政府委托私人公司代理清运垃圾等。

④经营特许权。系指由政府核准私部门提供服务,但政府保留价格核准权,费用由使用者支付。如高速公路出口的路线经营权。

⑤补助或补贴。即政府通过免税、低息贷款、直接补助等诱因来提供服务,其费用包括政府对业者的补助及使用者付费。如政府的1:2退税政策,为鼓励高新技术发展而采取的免税政策等等。

⑥抵用券。系指政府由政府付费赋予符合资格的人民自由选择去消费某种货品的权力,例如提供社会救济以及医疗服务。低收入者可持抵用券选择经政府认可的私部门消费,如消费额己超过券额总值,差价则由用者补齐,私部门事后再持抵用券向政府部门兑现。

⑦市场运作。是指政府对于市场运作不加干预,完全由市场需求及供给自行调节,由消费者自行决定消费对象。政府仅维持市场秩序。

⑧志愿服务。系指由非营利组织义工提供服务,如:慈善团体的慈善救助:志愿认领道路、树林的保护等等。政府对此予以鼓励。

⑨自我协助。系指由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符合或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人们自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如社区内守望相助等。

⑩政府贩售。指消费者向政府购买特定服务,民众成为需求者,而政府则为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