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中级财务会计(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其他货币资金

【答案】其他货币资金是指除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同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一样,是企业可以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但其他货币资金同现金和银行存款相比有其特殊的存在形式和支付方式,在管理上也有别于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因此应单独进行会计核算。其他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和存出投资款等。

2.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答案】权责发生制,指的是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处理;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指的是凡是在本期收到的收入和支出费用,不论是否属于本期,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即使收入取得或费用发生,没有实际款项的收付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只要收到或支出款项,就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而只要没有实际款项的收入,则一律不作为本期的收或费用。

3. 专项应付款

【答案】专项应付款,是指企业取得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具有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款项。专项应付款的主要特点有:①政府投入的款项的用途是事先指定的,不能挪作他用;②政府投入的款项作为资本性投入。企业收到的政府无偿的非资本性投入属于政府补助,不属于专项应付款核算的范围。

企业在实际收到或应收政府的资本性拨款时,按照实际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科目;使用专项应付款的会计核算企业将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拨款用于工程项目,按照实际使用的金额,借记“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结转专项应付款的会计核算企业按照指定用途使用政府拨款时,应在工程项目完工形成长期资产时,按照长期资产的入账价值,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资本公积一一资本溢价”科目;对未形成长期资产需要核销的部分,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等科目;对于政府拨款结余需要返还的部分,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4. 股权投资差额

【答案】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或者是以非现金资产对外投资时其账面成本或净值与投资协商确认价值之间的差

额。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仅限于资本溢价或

,资本公积的余额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股本溢价)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照在合并日购买方作为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取得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的份额之间差额,计入营业外收支。

5. 长期股权投资、

【答案】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准备长期持有的权益性投资。企业持有的下列权益性投资,在初始计量时应当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①具有控制的权益性投资;②具有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③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④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小份额权益性投资。

二、简答题

6. 存货跌价准备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有何异同?

【答案】(1)存货跌价准备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同点

①减值准备的确定标准中,都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观念。存货中的可变现净值和固定资产中可收回金额的确定都应用了公允价值的思想。

②两者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谨慎性、及时性等方面的质量。

③减值的确定原则相同,都是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即当存货、固定资产发生减值时,将其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2)存货跌价准备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不同点

,固定资产①两者所适用的减值准则不同。存货跌价准备适用于《会计准则第1号一一存货》

减值准备适用于《会计准则第8号一一资产减值》。

②进行减值测试的条件不同。存货应当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确定其可变现净值,进而确定是否计提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只有在有确凿证据表明存在减值迹象时,才进行减值测试。

③减值准备的转回处理不同。存货跌价准备的减值因素消失时,则减值金额可以予以恢复(转

;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经确定,在以后会计期间便回金额以将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冲减至0为限)

不得转回。

7. 鉴证业务包括哪些内容? 鉴证业务按照保证程度分为何种保证? 审阅报告属于何种保证?

【答案】(1)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定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与其使用者对鉴定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鉴证业务包括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业务、历史财务信息审阅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业务、历史财务信息审阅业务和其

他鉴证业务时,应当遵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以及依据鉴证业务准则制定的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和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2)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分为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两种。

①合理保证,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沦的基础。如在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中,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对审计后的历史财务信息提供高水平保证(合理保证),在审计报告中对历史财务信息采用积极方式提出结沦。这种业务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

②有限保证,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如在历史财务信息审阅中,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阅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高于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中可接受的低水平),对审阅后的历史财务信息提供低于高水平的保证(有限保证),在审阅报告中对历史财务信息采用消极方式提出结论。这种业务属于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

(3)审阅业务指的是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阅的基础上,说明是否注意到某些事项,使其相信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阅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审阅业务相较审计业务而言程序有限,因而提供的保证程度也低于审计业务。因此,审阅报告属于有限保证业务。

8.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存货计价方法有哪几种,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答案】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其具体内容如下;

(1)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认定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个别价法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以及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2)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力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的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采用先进先出法,存货成本是按最近购货确定的,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的市场价值,其优点是使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繁琐,特别对于存货进出量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而且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 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3)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