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世界经济概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世界市场的涵义及特征。
【答案】(1)世界市场的涵义
从狭义上说,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从广义上说,世界市场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2)世界市场的特征
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包括:①统一性,这是指世界市场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世界市场并不因为各种社会制度和经济主体并存甚至是对立而被割裂;②竞争性,世界市场为各国经济提供了全球性的竞争舞台,这种竞争性主要表现为商品国际交换中的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③扩展性,世界市场的扩展性,源于工业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扩张性,除了战争或危机的年代,世界市场的范围、规模及容量都在不断扩大,在科技革命浪潮所引发的工业高涨期间则更具飞跃的势头。
2. 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其意义如何?
【答案】(1)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提高,明显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中的地位不断提高;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位不断上升;③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2)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提高的意义
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提高的意义主要有:①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势必导致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打破美日欧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三分天下的格局,促进世界经济向多极化发展,并有助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目前由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主导的现有国际经济秩序,主要代表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体现了由它们倡导的经济观念,不能充分体现后起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求,甚至还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造成损害。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大以及在世界经济中影响的增强,无疑会使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得到更有力的表达和维护。这对于促进国际经济秩序的改善,建立更为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无疑是一个积极的重要因素。②同时,中国经济的崛起对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也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3. 如何看待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
【答案】“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联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1925〜1926年度国民收入比1920年增加1倍多,为1913年的
年的农业总产值为1913年的1925年工业总产值比1921年增长2.9倍,为1913随着经济的恢复,国家财政状况好转,人民群众物质文
化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新经济政策”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否定,是苏维埃国家探索出的一条在以小农为主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列宁已经认识到,在一个生产力不发达、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应该说,这是列宁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又一次重大的突破和发展。对于一个生产力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新经济政策”应该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长期坚持的基本政策,并非只是权宜之计。可惜,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却在其推行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路线中背离了“新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些措施。
4.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前景如何?
【答案】(1)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内容
缔结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目的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平等竞争,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解决贸易争端以及促进三边、区域性和多边合作。该协定的主要内容有:①减免关税和取消非关税壁垒;②确定原产地规则;③取消投资障碍;④农业方面,美墨农场主可以自由地向对方出售农产品,但在15年内要受到数量限制,而加、墨之间将单独订立农业贸易协议;⑤金融和服务业。
(2)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前景
运行了近10年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进展,但针对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批评之声始终未曾停歇。批评意见主要集中在失业问题和贫富差距问题上。美国抱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本国企业处在同拉美廉价劳动力成本的不公平竞争之中,导致国内失业增加,加剧了美国就业压力。美、加对墨西哥投资的增加,在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大大压低了墨西哥工人的工资水平。贫富差距拉大是另一个争议焦点。美、加、墨三国的综合国力和市场成熟程度悬殊,但要实行同等程度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这就意味着墨西哥是在同美、加进行着一种不公平竞争。相对落后和缺乏竞争力的墨西哥立即向世界上最发达国家敞开大门,实行自由贸易,并在条件极不对等的情况下开展竞争,势将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具体表现为社会生活水平降低和贫困增加。墨西哥脆弱的金融市场也无法承受与美、加同等的金融自由开放程度。由此可以判断,北美自由贸易区必将还要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发展历程。
5. 世界生态环境恶化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世界生态环境恶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气污染
造成大气污染的直接原因主要有:①工业烟尘与粉尘;②工业废气;③机动车尾气。
(2)臭氧层破坏
自美国杜邦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开发出氯氟烃化合物(CFC )即氟里昂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里昂已达2000万吨,使臭氧层遭到极大的破坏。臭氧层遭到破坏,意味着地球上的生物受到紫外线的直接威胁。
(3)酸雨
酸雨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被人们称为“空中杀手”、“空中死神”。它使土壤酸化、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建筑物受到腐蚀、人类健康受到危害。
(3)垃圾
由于垃圾的数量庞大、增长速度快、危害范围广,垃圾已经成努困扰人类社会的世界性难题,全球几乎所有韵城市都受到垃圾污染的困扰。
(5)地球变暖。
由于工业污染的加剧,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氟里昂等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即温室气体)大量增加,大气浓度升高,吸收热量增多,致使气温上升,地球变暖。
6. 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开始凸现,即要满足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増长之需,美元的供给必须不断增加,从而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必然不断扩大。而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的不断扩大和美元供给的持续超速増长,一方面将使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价难以维持;另一方面,必将对美元产生贬值压力,并导致美元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固定比价也难以长期维持,从而使这种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发生动摇。简言之,美元的双重身份和双挂钩,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
7. 一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主要考虑下列因素:
(1)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商品竞争能力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商品竞争能力较强的国家,往往选择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竞争能力较弱的国家,则常常选择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因此,发达国家多倡导贸易自由化,发展中国家则推崇贸易保护主义。
(2)本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传统产业(如农业、手工业)占主导地位、现代工业尚未成长起来的国家,为保护传统产业和促进“幼稚工业”的成长,往往实行保护贸易政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已高度现代化的国家则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3)本国的经济状况
一般说来,一国国内经济出现严重萧条和失业,对外贸易逆差,国际收支赤字,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竞争力下降,其对外贸易政策就会増加保护主义色彩;反之,其对外贸易政策就会増加自由贸易成分。
(4)本国各种利益集团力量的对比
一般说来,那些同进口商品竞争的行业和与之有生产联系的各种力量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推崇者;相反,以出口商品生产部门为中心参与许多国际经济活动的各种经济力量,则是自由贸易的倡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