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天津外国语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学习和研究新闻评论学的主要目的何在?

【答案】学习和研究新闻评论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以下方面:

(1)按照新闻传播业的客观规律,发挥新闻评论的独特长处,探索真理、追求真理和传播真理,在不同的场合和条件下,让新闻评论这种体裁更好地起到反映舆论、引导并形成舆论,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2)掌握新闻评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新闻评论的特点、种类、地位和作用,并懂得这种新闻体裁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以及我党数十年来评论工作的根本传统,明确从事新闻评论工作所应具备的修养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思维训练和技能培养,初步了解新闻评论写作(或制作)的主要环节与基本程序; 基本掌握几种常用评论形式,诸如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以及署名新闻时评、思想评论、微型评论、广播电视评论、网络评论等的写作要领,为逐步掌握它的写作和运作规律,并在工作实践中较好地运用新闻评论打下扎实基础。

2. 依托新闻报道配发评论有什么好处?

【答案】“配”评论是指为配合某一特定的新闻报道而撰写的言论。无论是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还是短评以及编者按、编后,它们都常常依托新闻报道发表。依托新闻报道配评论的好处主要有:

(1)有助于受众获得对新闻报道的立体化的认识。新闻报道一般是平面地向受众展示事物的现象。新闻评论通过对新闻报道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新闻事件的要点、实质,进一步阐明党的方针政策,从而使受众对新闻事件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清晰的认识。

(2)有助于编者主动及时地对某一事件或问题发表意见,表明看法,可以使版面中心突出,形式多样,既有大方向,又新鲜活泼,增加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3)有助于新闻评论本身的写作

①由于新闻评论依托报道所提供的材料来提出论题,引出由头,或者通过评价重大的典型报道,分析典型事件的意义,或者以典型报道中的事件为由,集中抓取新闻事件中的某一点,加以引申发挥,立论就具体、自然、及时,针对性特别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也更为紧密。

②由于论述有具体的依托,主要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具体分析展开,论述有特定的范围,可以使理论与实际更紧密的结合,比较容易写得具体、深刻。

③由于开门见山,就事论理,还可以省掉许多论述的笔墨,使评论写得短而精。

3. 什么是论点?

【答案】论点,是指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的主张、看法和所持的态度。它明确地表示作者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歌颂什么,批判什么。

论点是经过提炼和浓缩的观念、思想,是作者站在正确立场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对客观实际做周密的调查和认真的分析研究之后,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看法、主张和观点,它集中地反映着作者对某个事物或某个问题的基本见解。

4. 试比较各位专家、学者对新闻评论定义表述的长与短。

【答案】(1)台湾报人林大椿在《新闻评论学》一书中说“新闻为事实的客观记载,评论为基于事实而发表的意见。”

该定义指出新闻评论区别于新闻报道的本质是基于事实而发表的意见,但忽略新闻评论的新闻性和所评述新闻事件的价值和普遍意义,并不是所有基于事实的意见都是新闻评论,定义缺乏针对性,过于宽泛。

(2)我国著名评论工作者、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范荣康认为“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最近报道的新闻,或者虽未见诸报端但确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所发表的具有政治倾向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评论文章。”

该定义比较完整地阐述新闻评论的内涵,指出新闻评论的新闻性、论说的公众性。但不是所有的新闻评论都具有政治倾向,随着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的繁荣,新闻评论所基于的事实和现象也更加广泛,而且该定义未能指出新闻评论的写作主体。

(3)曾从事过媒体评论工作、现在执教新闻评论课程的学者马少华这样表述:“新闻评论是新闻体裁中重要的一类,它表达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

该定义指出了新闻评论是一种新闻体裁,突出了新闻评论的新闻性和思想性,但并不是所有新闻事件都能引发新闻评论,此定义过于简单。

(4)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赵振宇教授则认为:“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定义较为全面,对于新闻评论的主体、内容、形式都所界定,还强调了其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该定义对评论的事实未做限定,并不是所有新闻事实、问题都引发新闻评论。

(5)丁法章在《新闻评论教程》中这样概括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热门话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思想启迪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这一定义是对历来专家、学者的新闻评论定义的总结归纳,比较完整全面。

5. 新闻评论中的夹叙夹议与理论文章中的理论联系实际,是否一回事?

【答案】(i )新闻评论中的夹叙夹议类似于理论文章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夹叙夹议是运用形象化的手段来阐明事理,说理时有虚有实,虚实相间,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道理。

(a )新闻评论是一种摆事实、讲道理的文体,不同于理论文章和学术论文,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是它的基本技法。由于题材不同,写作的庄重程度不同,不一定每篇新闻评论都要有这样的写法,但在评论写作中尽可能夹叙夹议,是把抽象的东西和具体的东西相结合的好方法,是增强评论说服力和生动性的重要一环。

6. 简述中国新闻评论的发展概况。

【答案】中国新闻评论的发展概况可以从几个阶段来阐释: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新闻评论形成并初步发展

①我国古代的论说文是新闻评论的渊源。

②近代在华外报兴起,报刊上开始出现言论的形式。华人报刊言论的崛起,以王韬的《循环口报》为标志。它被称为“中国人自办日报之成功最早的第一家”。

③在王韬倡议变法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时,利用的一个有力武器是报刊言论,并形成一种新的文体一一时务文体。

④辛亥革命后,我国的报刊评论又一次经历了革新和发展。

各报都高度重视评论。言论风格和内容有所革新。报刊评论文体趋向多样化。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闻评论发展成熟并不断丰富完善

无产阶级登卜历史舞台后十分注重运用报刊传播自己的主张,这种主张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报刊政论,同时也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无产阶级政论家。此时期除无产阶级报刊政论文数量大、质量高外,鲁迅的报刊杂文,邹韬奋的报刊言论,张季鸳在《大公报》的社评都是评论中的明珠,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3)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近30年间,新闻评论曲折发展

①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时期的报刊评论,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报评论的优良传统,有力地发挥了舆论导向的作用,取得显著的成绩,推动和指导了实际工作的开展。

②在“反右派”和“大跃进”时期,报刊评论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没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③“大跃进”和“反右倾”后,比较重视思想讨论,组织和引导读者,对群众普遍关心而感兴趣但又有不同理解的问题进行平等的讨论,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和意见。

(4)新时期新闻评论的革新发展

①新时期的新闻评论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短小精悍、求真务实的学风和文风。在恢复言论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力求有所发展和革新。

②在社会主义新时期,除了报刊评论蓬勃发展以外,广播评论也真正兴旺起来。电视评论类节目蓬勃兴起。随着第四媒体一一网络的兴起,另一种新型评论一一网络评论也悄然兴起,并且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