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如果征收“托宾税”,其目的在于( )。
A. 抑制外汇投机
B. 抑制通货膨胀
C. 调节国际收支
D. 减少财政赤字
【答案】A
【解析】在管理短期资本流动方面,最突出的建议就是对短期资本流动课税,这种税为托宾税。托宾税的益处是有助于减轻国际投机对本国经济的支配程度,而且对贸易和长期投资不会有太大的冲击。
2. 某公司去年的每股收益是0.2元,分红率是60%,新股票项目的期货回报率是20%,公司股
票的beta 是1.2。无风险利率是6%, 市场组合的回报是11%。该公司股票的期望回报率是( )。
A.10%
B.11%
C.12%
D.13%
E.14%
【答案】C
【解析】根据CAPll 模型,股票的期望收益率为:
3. 解释金本位制度时期外汇供求与汇率形成的理论是( )。
A. 国际借贷说
B. 购买力评价说
C. 货币分析说
D. 金融资产说
【答案】A
【解析】国际借贷说,也称国际收支说,是在金本位制度盛行时期流行的一种阐释外汇供求与汇率形成的理 论。该理论认为,外汇汇率变动是由外汇供求对比变动所引起,而外汇供求状况又取决于由国际间商品进出口和 资本流动所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在国际债权债务关系中,主要是一定时期之内需要及时支付的流动债权债务才 影响该时期的外汇供求状况。当一国的流动债权,即外汇应收,多于流动负债,即外汇应付时,外汇的供给大于 需求,因而外汇汇率下跌;当一国流动负债多于流动债权时,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因而外汇汇率上升。
二、简答题
4. 国际收支有哪些差额项目? 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答案】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种事后的会计性记录,复式记账法使它的借贷双方在整体上总是平衡的,即余额总是为零。但是,就具体项目而言,借方和贷方经常是不相等的,双方进行抵消后,会产生一定的局部差额。常见的国际收支差额有贸易账户余额、经常账户余额、基本差额、官方结算差额和综合差额。
贸易差额指一定时期内包括货物与服务在内构进出口的借贷之间的净差额。如果这一差额为正,代表该国存在贸易顺差; 如果这一差额为负,代表该国存在贸易逆差。如果这一差额为零,则表示该国贸易收支平衡。
经常项目余额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商品、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项目贷方总额与借方总额之差。经常项目差额=贸易余额+收益余额+经常转移余额。如果这一差额为正,代表该国有经常项目顺差; 如果这一差额为负,意味着该国有经常项目逆差; 如果这一差额为零,则意味着该国经常项目收支平衡。
基本差额是反映一国国际收支状况长期趋势的国际收支余额。它是在经常项目差额的基础上,加上长期资本金融项目贷方总额和借方总额的净差额所形成的。
官方结算差额是在基础差额的基础上,加上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的私人短期资本流动净差额所得到的。它区分了自主性交易和货币当局的融通性交易。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官方结算差额常常成为衡量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程度以及一国货币汇率的很好指标。
综合差额是指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中构资本账户、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所构成的余额,也就是将国际收支账户中的官方储备账户剔除后的余额。它等于官方结算差额加上官方借贷净额。综合差额的意义在于可以用它来衡量国际收支对国际储备量造成的压力。
以上几个国际收支差额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贸易差额=商品出口-商品进口
经常项目差额=贸易差额+无形贸易差额+经常转移差额
基本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居民长期资本流动净值
官方结算差额=基本差额+居民短期资本流动净值
综合差额=官方结算差额+官方借贷差额
5. 简述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答案】(1)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货币当局不负有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的义务,即无需通过外汇储备增减来影响外汇供给和需求,而任凭市场的外汇供求来决定汇率的上升和下跌。在这种制度下,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外汇需求就会大于外汇供给,外汇汇率就会上升。反之,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盈余,外汇需求就会小于外汇供给,外汇汇率就会下跌。
(2)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是通过相对价格机制即汇率水平的变动来实现的。国际收支失衡引起汇率变动,汇率变动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国际收支失衡,恢复国际收
支平衡。以国际收支赤字为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时外扩汇率就会上升,而本币贬值造成了本国商品相对价格降低,外国商品相对价格上升,这将增加出口需求,减少进口需求。只要一
,国际收支赤国进出口需求弹性满足马歇尔一勒纳条件(即进出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
字就会减轻甚至消除。同样,国际收支盈余通过本币汇率升值造成了本国商品相对价格上升、外国商品相对价格下降,这将增加进口需求、减少出口需求从而使贸易收支改善,国际收支盈余就会自动减轻或消除。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是通过汇率变动来实现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隔绝国外经济通过国际收支渠道干扰本国经济的作用。因为汇率自由变动的结果是贸易差额自动趋于平衡。如果X-M=O,从Y=C+I+G+(X-M )看,本国的国民收入就完全取决于国内支出(C+I+G)的高低,从而与进出口数量无关。
三、论述题
6. 试比较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
【答案】以下从三个方面介绍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的问题,并在每个问题中浮动汇率支持者和固定汇率支持者各自的理由。
(1)实现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效率问题
①简单性
浮动汇率制的支持者认为:在浮动汇率制下,只需听任汇率这唯一的变量进行调整,让本币贬值即可,而在固定汇率制下,则必须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进而本国的价格体系(各种商品、
,各种市场上的价格)这就牵涉到许多变量的调整。很显然,前者的调整必然时间更快、成本更低。
尤其是本国价格调整存在黏性时,浮动汇率制的优势更为明显。
固定汇率制的支持者指出,在很多情况下,对本国价格体系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而仅仅或完全通过汇率变动是不合理的。而在固定汇率制下,相关产业部门将被迫主动采取措施以降低成本、提高技术水平。这一价格调整往往是不可回避的。所以。从长期看,固定汇率制的调节成本反而较低。
②自发性
在浮动汇率制下,只要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失衡,货币就会自动地贬值或升值,从而对国际收支与整个经济进行自发调节,不需要任何专门的政策乃至于强制措施。而在固定汇率制下,国际收支的失衡一般都需要政府制定出特定的政策组合来加以解决,这一过程中存在的时滞等问题使其效率较低,所以t 浮动汇率制的调节更加灵活。
固定汇率制的支持者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反驳的。首先,导致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汇率未必能按照平衡国际收支所需的方向进行调整;其次,汇率只能通过价格因素影响到国际收支,而国际收支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这就带来很多情况下汇率调整的乏力;再次,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整往往需要国内政策的支持。
③微调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