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解释金本位制度时期外汇供求与汇率形成的理论是( )。

A. 国际借贷说

B. 购买力评价说

C. 货币分析说

D. 金融资产说

【答案】A

【解析】国际借贷说,也称国际收支说,是在金本位制度盛行时期流行的一种阐释外汇供求与汇率形成的理 论。该理论认为,外汇汇率变动是由外汇供求对比变动所引起,而外汇供求状况又取决于由国际间商品进出口和 资本流动所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在国际债权债务关系中,主要是一定时期之内需要及时支付的流动债权债务才 影响该时期的外汇供求状况。当一国的流动债权,即外汇应收,多于流动负债,即外汇应付时,外汇的供给大于 需求,因而外汇汇率下跌;当一国流动负债多于流动债权时,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因而外汇汇率上升。

2. 一项资产的值为1.25, 无风险利率为市场指数收益率为则该项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为( )。

A.10.125%

B.2%

C.15%

D.13.25%

【答案】A

为:解析】根据CAPM 模型, 股票的期望收益率

3. 假设2012年1月8日外汇市场汇率行情如下:伦敦市场1英镑=42美元,纽约市场1美元=58加元,多伦多市场100英镑=220加元,如果一个投机者投入100万英镑套汇,那么( )。

A. 有套汇机会,获利98万英镑

B. 有套汇机会,获利98万美元

C. 有套汇机会,获利98万加元

D. 无套汇机会,获利为零

【答案】A

【解析】若投机者投入100万英镑,那么他在伦敦市场可以换取142万美元,然后进入纽约

,最后进入多伦多市场则可兑换市场,142美元则可兑换142X58=236(万加元)

,因此有套汇机会,获利198-100=98(万英镑). 镑)

(万英

二、简答题

4. 简述纸币流通的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逆差的自动调节机制。

【答案】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的功效在金本位和纸币本位的货币制度下是不同的,纸币本位的固定汇率制度下 的国际收支逆差自动调节机制比金本位汇率制度下自动调节过程复杂一些,具体调节过程通过以下三种机制来实现。

利率机制。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时,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一国货币当局必须减少外汇储备,造成本币货 币供应量的减少。这使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又会导致资本流入增加,从而改善资本与金融账户,使赤字减少或消 除。反之,国际收支盈余则会通过利率下降使资本流出,从而恶化资本与金融账户,使盈余减少或消除。

收入机制。收入机制是指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国民收入下降引起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 需求下降,从而贸易收支得到改善,使赤字减少或消除;反之国际收支顺差表明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国民收入增 加引起社会总需求增加,进口需求增加,从而贸易收支恶化。

相对价格机制。国际收支赤字时,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导致国内物价水平下跌,物价相对外国产品价格下跌 会增强本国产品竞争力,使出口增长,进口减少,从而改善经常账户余额,使赤字减少或消除。同样,盈余会通 过物价上升而减少或消除。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恢复均衡是通过国内宏观经济变量来实现的,这就意味着对外均衡目标的 实现是以牺牲国内经济均衡(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为代价的。

5. 结合中国的内外均衡状况,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答案】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

(1)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有利影响

①刺激进口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国外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比以前便宜,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

②有利于改善吸引外资的环境,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使已在华投资的外资企业的利润增加,从而增强投资者 的信心,促使其进一步追加投资或进行再投资;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吸引大量外资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间接投资 比重将进一步增加。

③有利于减轻外债还本付息压力,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未偿还外债还本付息所需本币的数量相应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外债负担。

(2)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①抑制出口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后,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

情况下,出口利 润的下降将严重影响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如果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利润而提高价格,则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 争力,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对中国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 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造成伤害。

②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多为国际游资,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 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在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大量短期资 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将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③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由于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迫使中央银行在 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从表面上来看,货币供应量在持 续增长,但供应结构的差异却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④增加就业压力,由于目前中国提供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是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人民币升值将抑制或打击 出口,最终将影响到就业。在当前中国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可能恶化就业形势。

三、论述题

6.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原因是什么? 危机爆发后,各国采取了哪些补救措施? 这些措施各是从什么方面应对危机的?

【答案】(1)亚洲货币危机的背景

①长期的固定汇率制和本币升值

亚洲国家多属外向型经济,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一直实行与以美元为主的一篮子货币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制稳定了进出口价格,便于外贸厂商的生产安排;然而汇率的基础是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当本国和挂钩货币国的经济发展出现背离时,本币就会高估或低估。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美元对各主要货币保持了强劲的升势,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亚洲各国货币随之水涨船高,币值不断被高估,这就使得它们在与美国之外的其他发达国家的贸易中居于不利地位。

②经常项目赤字和资本流入

亚洲各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出现经常项目赤字,且数额不断扩大。据统计,1985〜1989年,泰国、印尼、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的经常项目赤字平均值仅为GDP 的0.3%。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上述5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平均为GDP 的4%, 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尤以泰国和马来西亚为甚。这个现象有两个原因:首先,与美元挂钩的各国货币随着美元贬值而对其他货币发生实际升值;第二,各国出口产品以半导体等初级加工品为主,随着其主要出口国日本的经济停滞加上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这些因素造成亚洲各国的国际市场份额不断减少。为了弥补经常项目的赤字,又因为固定汇率制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亚洲国家的国内外利差扩大,高利率诱使大规模的外资流入。为了鼓励外资,亚洲各国采用了固定汇率制和资本项目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