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师范大学普通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感受器。
【答案】感受器是指动物接受外界和体内刺激的细胞和器官。如耳蜗中的毛细胞,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2. 遗传漂变
【答案】遗传漂变是指基因频率在小群体里随机波动的现象。遗传漂变和选择、突变、近亲繁殖等都是影响等位基因频率的因素。
3. 初级生产量(又称第一性生产量)。
【答案】初级生产量又称第一性生产量,是指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质数量。净初级生产量等于总第一性生产量减去植物呼吸消耗量。只有净初级生产量才有可能被人或其他动物所利用。
4. 体液免疫。
【答案】体液免疫是指体液介导的免疫应答,是指B 细胞在细胞辅助下,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效应B 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免疫过程。
5. 最小因子法则。
【答案】最小因子法则是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之一。李比希研究发现每一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营养物,如果其中有一种营养物完全缺失,植物就不能生存。如果这种营养物少于一定的量而其他营养物又都充足的话,植物的生长发育就决定于这种营养物的数量。
6. 表型。
【答案】表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菌落的颜色、大小和形状等。
7. 世代交替。
【答案】世代交替是指二倍体的孢子体阶段(无性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阶段(或有性世代)在生活史中有规则地交替出现的现象。动物生活史中的世代交替指有性生殖的世代与无性生殖的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如:轮虫、蚜虫等。
8. 假种皮。
【答案】假种皮是指由珠柄或胎座等发育而成的,包在种皮之外的结构。如荔枝、龙眼果实内肥厚可食的部分。
二、简答题
9. 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是如何进化的?
【答案】(1)最早最初级的循环系统是纽虫的循环系统:结构简单,没有心脏,只有位于消化管两侧的2条血管,在身体前后端互相连通;血管能收缩,但收缩的方向不定,因此血液的流动没有一定的方向。纽虫的血管是全封闭式,血液只在血管中流动而不能流出血管,血液和各种组织的气体和物质的交换通过血管壁进行。
(2)环节动物的循环系统为闭管式,在真体腔形成时,原体腔发育成血管网。环节动物的循环系统由纵血管、环形血管及其分支组成,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流速较恒定,提高了运输营养物质和携带氧气的能力。如蚯蚓的主要血管有3个:位于消化管的背面正中的背血管,血流方向从后向前;位于消化管的腹面正中的腹血管,血流方向从前向后;位于腹神经索下面的神经下血管,血流方向从前往后。这3条血管都分出许多细小血管,分布到消化管、皮肤和其他各部。在身体前部,连接背腹血管之间有4对或5对弓形的血管,称为心脏。心脏细胞的微丝系统发达,有很强的弹性,背血管壁的上皮细胞也有发达的微丝,也有很强的弹性。心脏和背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使血液能在管内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循环系统是“开放式”的:血液从心脏流入血管,血管开放到包围在内脏之外的血腔中,从而使内脏浴于血液之中。
(4)各类脊椎动物血液循环是在封闭的心血管系统中进行的,这个系统包括一套输血的管道(血管)和一个推动血液流动的泵(心脏)。血管包括动脉(大动脉、动脉和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小静脉、静脉和大静脉);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总枢纽,分化出体循环和肺循环。
10.举例说明人体哪些神经结构既有神经传导功能又有内分泌功能。
【答案】垂体是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体,不仅有独立的作用,还分泌几种激素分别支配性腺、肾上腺皮质和甲状腺的活动。垂体的活动受到下丘脑的调节,因此下丘脑与垂体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下丘脑与垂体既有神经传导功能又有内分泌功能。
11.以下丘脑结构特点、功能特点以及与垂体的关系,说明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密切关系。
【答案】(1)结构特点:神经分泌细胞组成;
(2)功能特点:双重功能。①神经功能:传导冲动、仅次大脑的高级神经中枢;②内分泌功能:产生激素,产生促激素释放、抑制因子;
(3)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后叶由下丘脑延伸而成一一神经垂体;与垂体前叶有复杂的血管联系一一垂体门脉系统;下丘脑腺垂体内分泌腺。
12.为什么说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具有世代交替现象?请举例说明。
【答案】世代交替是指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生活史中,有性世代(配子体阶段)与无性世代(孢子体阶段)更迭出现的现象。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具有世代交替现象理由如下:
(1)被子植物生殖时,胚囊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成熟胚囊(雌配子体)和2个或3个细胞的花粉粒(雄配子体)。这时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单倍体(N ),因此称为单倍体阶段,又称配子体阶段或配子体世代。
(2)成熟的花粉被传送到雌蕊的柱头,柱头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到达胚囊,释放出两个精子,一个精子和卵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从合子开始,直到胚囊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为止,这一阶段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为二倍体(2N ),称为二倍体阶段,又称孢子体阶段或孢子体世代。被子植物的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在生活史中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因此认为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具世代交替现象。
图
13.说明同义突变及意义。
【答案】同义突变是一种中性突变;由于遗传密码的简并性,决定同一氨基酸的密码子大多不止一个;即使密码子发生了突变,但突变后的密码子与突变前的密码子可能都是编码是同一蛋白,这样的突变称为同义突变。
14.简要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
【答案】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固定太阳能,然后沿着共同的渠道一食物链一起运行;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以含碳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形式沿着食物链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四位一体的统一整体一一生态系统。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的时候,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向的。
三、论述题
15.试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由来和发展。
【答案】人类基因组计划(HGP )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