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农业大学普通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答案】在遗传学上,显性性状是指杂种
隐性性状是指杂种
2. 春材。
【答案】春夏季形成层活动旺盛,细胞分裂快,形成次生木质部的导管细胞直径大,管壁薄,木纤维数目少,细胞排列疏松,这部分次生木质部的材质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或春材。
3. 上位子房。
【答案】上位子房是指花萼、花冠和雄蕊着生点都排在子房的下面的结构。这样的花称为下位花。
4. 干细胞。
【答案】在一般情况下,特别对高等动物而言,随着胚胎发育,细胞逐渐丧失了发育为个体的能力,干细胞是指仅有的依然具有分化成其他细胞类型和构建组织与器官能力的少数细胞。
5. 细胞分裂素
【答案】细胞分裂素是指调节植物细胞生长和发育的植物激素之一,它的生理作用主要是引起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和促进芽的生长。
6. 单基因病。
【答案】单基因病是指与一对致病基因有关的遗传病,按简单的孟德尔方式遗传。
7. 管家基因。
【答案】管家基因是指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对维持细胞存活和生长所必需的蛋白质编码基因。
8. 反射。
【答案】反射是动物体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一定的刺激的规律性反应。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通过反 射弧进行。
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二、简答题
9. 神经系统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是如何产生的?
【答案】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沿轴突传导出去。
(1)静息电位的形成
静息电位是神经元未受刺激时膜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膜内的电位低于膜外的电位,此时膜处于极化状态。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有:
泵维持②膜对和离子在膜内外的不平均分配,使膜外正电荷,膜内负电荷; 的透性不同,加强了膜外的正电性;细胞内存在的很多带有负电的大分子,使膜内的负电性加强,从而产生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的产生
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神经冲动是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
当神经某处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透性发生急剧的变化,
大量流入和
无,传播快速。
10.请用植物为例,阐述生物适应的涵义。
【答案】适应是生物体共同的特征,是指一种生物和它具有的某些遗传性状提高了它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生殖的能力。以旱生植物为例,干旱环境的主要矛盾是缺水和光线强:
旱生植物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叶表面增生了许多表皮毛或白色蜡质,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加强对阳光的反射。旱生植物的新陈代谢极为缓慢,这是它们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获得的适应性。旱生植物的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
11.海洋硬骨鱼类如何保持体液中的水盐平衡?
【答案】海洋硬骨鱼类血液和体液中的盐分浓度大大低于海水浓度,低渗体液的海洋硬骨鱼类通过两方面来保持水盐的平衡。(1)除从食物中获得水分外还大量吞饮海水,海产鱼类的肾小球多退化或完全消失,使排出与体液等渗的尿量减少。(2)鳃部的一些泌盐细胞能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肠道还能控制盐分的吸收。
12.血友病是伴性遗传病,基因型号为基因携带者况如何?
【答案】根据题意:
这对配偶所生的女儿都表型正常,儿子有一半正常,一半患血友病。
离子通道张开,神经冲动伴随大量流出,发生一短暂的可逆性的周期变化,即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特征:全或主要是男性患病(基因型为,今有一女是血友病婚配,其后代遗传情但表现型正常即未患血友病。如果她与一个正常男子
13.如果你将一接种环的移入已灭菌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于培养24h ,试述这些菌已经经历了哪些生长状态,此时可能正处于哪个阶段?为什么?
【答案】培养于培养基中的大肠杆菌,大约每30分钟就会分裂一次。
(1)一个细菌在30min 后就会增加为2个细菌
钟后就增加为8个细菌
24小时将完成48个世代。呈J 型增长曲线。
(2)依此类推,t 代之后,细菌数量60分钟后就增加为4个细菌,90分
图 种群J 型增长曲线
14.加拿大山猫以野兔为食,它们之间如何维持波动的平衡关系?
【答案】在自然界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经常保持平衡的关系。加拿大山猫以野兔为食,捕食者能得到大量食物时,繁殖加快,数目增加,而被捕食者数目就会越来越少。反过来捕食者又会因食物不足而数目逐渐减少,被捕食者的数目又会逐渐上升。所以两者的关系总是维持一个波动的平衡状态。
三、论述题
15.为什么节肢动物在地球上的种类众多?试从形态结构与环境的适应方面回答。
【答案】节肢动物门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与其形态结构与环境的适应性分不开。 (1)两侧对称,异律分节,分节附肢加上发达的附肢肌肉,使其运动能力大大加强;
(2)体表被几丁质外骨骼,厚而坚硬,能有力的保护和支撑身体;
(3)外骨骼外有一层蜡质,防止水分过度蒸发;
(4)排泄器官由后肾管发展成为马氏管,排尿酸,而且有很强的回收水分的能力,因而对干旱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5)呼吸器官多样(水生:鳃或书鳃,陆生:气管、书肺),书肺和气管保证了足够多的气体交换面积,各种组织能得到更多的氧,代谢活动的水平提高,有利于对陆地环境的适应;
(6)灵敏的感觉器(单眼、复眼、触角)和发达的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使其能对外界刺激迅速反应;
(7)大多雌雄异体,增加了遗传的变异性;
(8)繁殖模式包括可伸长的阴茎和体内受精,也为此类动物适应干燥环境提供了保障; (9)能够与植物和其他动物相互作用而存活和进化(协同进化),例如昆虫为花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