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大学美术学院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理解艺术鉴赏中的共鸣?
【答案】(1)共鸣的内涵
艺术鉴赏中的共鸣是艺术鉴赏高潮阶段产生的一种心灵感应现象,是指读者、观众、听众等鉴赏主体与艺术作品之间在思想情感上的交流呼应、融会相通,产生大致相仿的情感。这时,鉴赏者的主观世界由于充分感受和领悟,而与艺术作品的艺术世界形成深层审美沟通,并以艺术作品为中介而与艺术家的主观世界形成深层审美沟通。
(2)共鸣的分类
艺术鉴赏中的共鸣一般有两种情况,分别是:
①鉴赏主体在鉴赏艺术作品时,被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以及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物命运深深打动,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有时甚至达到主客体融合为一、物我两忘的境地;
②另一种共鸣是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时在某些方面产生大致相同或相似的情绪波动与思想感情。第二种共鸣多半是局部性的,其强烈的程度远不如前者,但范围极广,可以超越时代、民族、阶级的界限。
(3)共鸣是十分复杂的美学问题
共鸣作为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其中既有社会的因素,又有心理的因素: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又有客观方面的因素。有些“阳春白雪”之作,由于受制于读者的期待视野,有可能导致曲高和寡; 也有一些作品,虽然思想艺术层次不高,但因在某方面契合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可能在一定的读者范围内引起共鸣。
2. 试论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答案】(1)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含义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它是艺术发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创作方法之一。
(2)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
①艺术描绘的客观性
它表现为忠实于生活本来面貌的写实性,并且把描绘的日光集中在普通人身上。现实主义的客观性还表现在重视细节描绘,依照现实逻辑真实描绘生活而不是服从艺术家的主观愿望。
②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现实主义不仅要求写实地描绘实际生活的客观形态,真实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还要求透过生活的表面和现象,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揭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③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艺术是以情动人的,任何艺术家在事实上都难以做到纯客观。现实主义并不排斥倾向性,相反它鼓励作家积极干预社会生活,但是现实主义艺术家往往隐蔽自己的情感和倾向,将它们融于客观描绘,自然流露。与之相适应,现实主义在表现手法上,往往运用朴素客观的艺术语言冷静细腻地刻画事物。
3. 说明工艺美术品的物质与精神、实用与观赏的双重属性。
【答案】工艺美术是造型艺术之一,它是一种集装饰、绘画、雕塑为一体的空间性的综合艺术。工艺美术品是以美术的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工艺美术融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
(1)工艺美术的物质和实用属性
工艺美术往往受到它的实用性和制作条件、所使用的材料的制约,认识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首先要抓住这一实质。工艺美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它同建筑一样,首先必须满足人们生活上的实际需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艺品首先是适用的,然后才是美的。不能照明的台灯,不能书写的钢笔,无论其外形装饰多么精美,也是没有审美价值的。
(2)工艺美术的精神和观赏属性
日用工艺品的审美价值主要是通过适用性的发挥才得以完美体现的。而对陈设工艺品来说,它的适用性正是通过审美价值显示出来的。
4. 为什么说“即将到达高潮前的瞬间,是最能够调动观众想象力的瞬间”?
【答案】之所以说“即将到达高潮前的瞬间,是最能够调动观众想象力的瞬间”,原因在于:
(1)绘画、雕塑、摄影和书法作品具有瞬间性
绘画、雕塑、摄影和书法从本质上讲,都是空间的静态艺术,不适于表现事物的运动和过程。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处于时间和空间之中,根本不存在绝对静止不变的事物。因此,造型艺术要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就必须找到恰当的表现方式,也就是在动和静的交叉点上,抓住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某一瞬间的形象,将它用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固定下来,这就是造型艺术瞬间性的特点。
(2)选取瞬间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选取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最精彩的瞬间,成为画家、雕塑家、摄影家们创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成为美学家、艺术家们十分关注的一个课题。大量艺术作品的实例说明,造型艺术瞬间性的特点,不但适用于雕塑,也同样适用于绘画和摄影。造型艺术应当选取事物运动或变化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瞬间形象,最大限度地运用暗示性手法,调动欣赏者的想象力。
例如,古希腊米隆的著名大理石雕像《掷铁饼者》,抓住了运动员把铁饼掷出前的最紧张、最有力的那一刹那,塑造出举世闻名的这座雕像。竞技者正在弯腰扭身,全身的重量落在右脚上,
执铁饼的右手向后猛伸,全身肌肉蕴藏着巨大的爆发力,这种引而不发的姿态更能调动观赏者的想象力。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座雕像仍然被当做是体育运动的最好象征和标志。
因此,即将到达高潮前的瞬间,是最能够调动观众想象力的瞬间。
5. 为什么说艺术是真、善、美的结晶? 请简述艺术的审美性特征。
【答案】之所以说艺术史真善美的结晶,原因在于;
(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人所创造的,凝聚着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然而,并不是人类一切劳动和智慧的创造物都可以称为艺术品。只有那此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感,即具有审美价值或审美性的人类创造物,才能称之艺术品。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艺术美之所以高于现实美,是由于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了艺术作品中。艺术欣赏的特殊性在于直观感受性,即由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直接引起人的美感,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在这种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中,已经融合了真、善、美的内涵。
艺术美要以真和善为前提,并通过审美性体现出艺术中这种真、善、美的统一。艺术中的“真”,并不等于生活真实,而是要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通过提炼和加工,使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即化“真”为“美”,通过艺术形象体现出来; 艺术中的“善”,也并不是道德说教,同样要通过艺术家的精心创作,使艺术家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评价渗透到艺术作品之中,即化“善”为“美”,体现为生动感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作为艺术的一种特性,艺术美注重形式,但并不脱离内容,它是二者的有机统一。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特殊的形式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每个艺术门类在运用形式美的规则方面,己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规律。艺术家们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寻找美的形式,从内容出发去选择最恰当的形式以加强美和艺术的表现力,从而使得艺术的形式美日益丰宫和发展。
6. 如何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方法论运用到艺术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上?
【答案】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论成功运用到艺术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上,需要做到:
(1)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根本原则,坚持内容的科学性和体系的完整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在此基础上,注意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艺术理论遗产和思想成果。
(2)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历史地、全面地看问题,对艺术问题要从社会与人、历史与现实、生活与创作、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等多角度、多层面做综合的、整体的考察,从而使得科学地研究各种艺术现象、探索总结艺术的客观规律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