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610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理论十讲》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3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光晕效应

【答案】光晕效应,又称美化,是指把某种观点(或人物、事物)与一个美好的词联系起来,使人未经验证而接受、赞许某观点、某人、某事物。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在广告宣传上,这是一种很有效的传播方法。

2. 泛新闻化

【答案】现在报纸越来越厚,广电的频道也成倍地增加,新闻似乎也增加,诸如生活类“新闻”,怎样做饭,怎样炒菜,如何保健等等,严格而言,这些东西不是新闻,当然也谈不上“新闻价值”。传媒的利益驱动,造成泛新闻化现象,出现一些很少新闻价值的版面。

3. 大清报律

【答案】《大清报律》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新闻法,颁布于1908年3月14日。《大清报律》的主要内容是二①确定了开办报馆、发行报纸,须呈报各案并缴纳保押费的制度; ②规定了报纸发行人、编辑人及印刷人的任职资格; ③规定了各类报纸于发行前须送交官署接受“查核”的制度; ④规定了报纸失实报道的处理办法; ⑤规定了报道司法新闻、外交新闻、军事新闻及“谕旨章奏”的管理办法; ⑥规定了报纸禁止刊载的内容; ⑦规定了报刊发行人和编辑人的职业道德守则; ⑧规定了报纸相关作品版权的保护办法; ⑨规定了违犯本律的具体罚则。《大清报律》同旧法制相比,具有了更多的资产阶级法律的色彩,具有明显进步的意义。但就其本质而言,其精神实质仍然是封建专制主义的,它旨在控制言论,而并不是为了赋予人民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权利。

4. 两级传播

【答案】两级传播是关于“传播流”的一种理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的存在,提出大众传播的信息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的中介,即表现为“大众传媒~意见领袖~一般个人”的两级过程。两级传播理论是最早经学术研究而产生的有关传播效果的理论,它从根本上动摇了当时流行的“枪弹论”的想象,并启发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效果研究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