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励,然而各国之间竞争的实质是科学技术力量的竞争,是创新性人才的竞争。为使中华民族在强手如林的世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是承担着国家培养人才的教师增强创新意识,掌握创造原理,提高创造能力,才有可能成为国家培养出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因此教师创造力的研究一起培养是当前十分必要和紧迫的课题。物理学又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所以研究培养中学物理教师的创造力是更加紧迫的问题。 针对这个课题,笔者进行了大量资料调研,查阅了1990年至1999年期间各类教育期刊中有关创造力的研究和培养等方面的论文五十多篇,阅读有关专业书籍二十多册,通过计算机进行检索,未见到关于"中学物理教师创造能力的结构模式研究及创造能力培养的模式系统"深入研究的文献。笔者在这方面进行尝试,给出了中学物理教师创造力的定义,构建了中学物理教师创造力的结构模式,对创造力形成的心理机制进行尝试性的分析,初步构建了中学物理教师创造力的培养模式。本课题研究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在于:1.系统研究了中学物理教师的创造活动领域,给出了中学物理教师创造力的定义。2.第一次较为全面的构建了中学物理教师创造力能力的结构模式。3.探索分析了中学物理教师创造力形成的心理机制。4.构建了符合认识规律以及能力培养规律的中学物理教师创造能力的培养模式,为中学物理教师的培养提供了较为实际的参照模式。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创造能力的定义、层次及结构。研究分析了一半创造了的定义,借鉴了庄寿强的创造了知识结构理论和雷将网的创造力的结构理论,引进了董奇的元认识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创造力的构成因素及其功能构建了一半创造力的结构模式。 第二部分:中学物理教师创造力的定义、层次、结构的研究。在第一部分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物理教师工作的实际情况,界定了中学物理教师创造力的定义,对其进行了层次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学物理教师创造力的结构模式。 第三部分:中学物理教师创造力形成的心理机制的研究。将认识心理学的理论与前文分析建立的中学物理教师创造能力的结构模式相结合。分析揭示了中学物理教师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是"知识表征系统和治理技能"。根据能力形成的心理过程,分析认为中学物理教师的心理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它们分为动力、认知、技能的定向阶段、模仿操作阶段、反省整合阶段、熟练内化阶段。 第四部分:中学物理教师创造能力的培养模式的研究。根据中学物理教师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机制,以寻找新的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差距为出发点,确定培养的内容和目标,制作培养的程序,是新教师的创造能力在学、说、做、评、省中逐步训练形成。 第五部分:中学物理教师的创造力在具体工作中的体现(几个案例)以自由落体作为课堂教学的例子,说明教师在整堂课中时时都应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一章节付息为例,说明教师应充分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的指示引导学生都课本知识进行深加工,以便加以深刻地了解;以实验室的改进和自制为例,说明教师应不断的自己创新的工作,以便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