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713传播历史与理论之《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考研必备复习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答案】社会地位赋予功能是指任何一种问题、意见、商品乃至人物、组织或社会活动,只要得到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都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认为,大众媒介的这种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会给大众传媒传播的事物带来一种正统化的效果。大众传媒的信息共享性、权威性等特点使其具有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人们通过大众媒介了解世界,媒介的价值取向和引导方式等直接影响大众对于世界的认识和判断。
2. 葛兰西
【答案】葛兰西是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始人,他在《狱中笔记》中最早将“霸权”一词作为社会分析的一个主概念加以使用。葛兰西把现代国家的形成看作是做为“强制装置”的政治社会和作为“霸权装置”的市民社会的融合,认为市民社会主要是通过“合意”或“同意”的组织化过程而维持统治的社会,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它将吸收政治社会而形成新型的国家。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包含三个主要的理论层面:即统治权和领导权、市民社会、以及知识分子阶层。它给文化研究包括大众文化研究带来了崭新的启示意义,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对大众文化要么褒扬要么贬抑的看法,使得人们以新的视角去反思大众文化,重新界定大众文化。
3. 内容分析法
【答案】内容分析法(contentanalysis )是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之一,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最早使用这一方法对宣传内容进行了研究。内容分析法是指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内容分析具有三个特点:①客观性。必须要有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 ②系统性。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有首尾一贯的标准,防止分析者仪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 ③普遍性。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以及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不是纯粹的“描述性”信息。内容分析的基本过程是“确定课题一选定对象一实施调查~整理分析一提出结论”。
4. 控制论
【答案】控制论是20世纪初由诺伯特·维纳提出的重要理论,是关于自我控制系统的理论,它以“反馈”概念为依据,其定义是通过关于一个系统以往运行情况的信息,来控制这个系统的未来行为。诺伯特·维纳的控制论己被有效地应用于广泛的跨学科的适用领域:大脑功能和神经生理学、人工智能、工厂自动化、假肢和国际传播。
5. 绿眼罩人
【答案】“绿眼罩人”的象征是一度由报纸编辑佩戴的赛璐路护目镜,以便于在强光下进行删改。这个术语含有这样的意思:绿眼罩教授以新闻职业为方向,而不是以新的传播科学为方向。“绿眼
罩人”认为,新闻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在报道、写作和编辑方面的实践技能,他们嘲笑年轻的传播学学者,认为他们与培养未来的新闻记者毫无关联。
二、简答题
6. 拉斯韦尔对传播学领域作出的永久性贡献
【答案】(1)他的5个问题的传播模式导致传播学对于确定效果的重视。拉斯韦尔的同代人拉扎斯菲尔德使得对于传播效果的这种重视更加具体化了。
(2)他开创了内容分析方法,实际上发明了定性和定量测度传播信息(例如,宣传信息和报纸社论)的方法论。
(3)他关于政治宣传和战时宣传的研究代表着一种重要的旱期传播学类型。“宣传”一词后来有了否定的含义,在今天已不大常用,尽管还有更多的政治宣传。宣传分析已被纳入传播研究的一般体系之中。
(4)他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引入美国社会科学。拉斯韦尔使弗洛伊德理论与政治分析结合起来,他通过内容分析的途径将弗洛伊德的本我一一自我一一超我运用到政治学问题之中。从本质卜讲,他在社会层面卜运用了个体内部的弗洛伊德理论。
(5)他帮助创办了政策学,这是一门将社会科学知识与公共行为整合起来的跨学科的运动。不过,社会科学一般会抵制这种被整合和运用于公共政策问题中去的努力。
7. 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二论”。
【答案】麦克卢汉的媒介“三论”是“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冷媒介和热媒介”。
(1)媒介即讯息:每一种新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的具体内容如何,这种媒介的形式本身就会给人类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从这个意义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因此,媒介又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在麦克卢汉看来,人类由“部落社会”到“脱部落社会”再到“地球村”,无不归功于媒介及其技术的发展。
(2)“媒介即人的延伸”: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3)“冷媒介和热媒介”:“热媒介”与“冷媒介”是麦克卢汉就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进行“热身运动”; 而“冷媒介”则相反,它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三、论述题
8. 什么是媒介专业主义? 结合实际论述其形成历史及基本原则。
【答案】(1)媒介专业主义定义
媒介专业主义指的是媒介从业人员所持有的一种职业意识形态,它从新闻专业主义发展而来,成为媒介从业者所普遍认可的一套媒介理念。
(2)媒介专业主义的形成历史
媒介从业者的专业地位是在媒介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这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麦奎尔认为,这个过程源自美国,由三方面的实践活动所推动,即新闻同业组织的建立、报刊评议会的活动以及新闻业道德守则的确立。早在1923年,美国报纸编辑协会就发布了《新闻业典范》。随后,美国电影协会、全国广播业者协会等都纷纷订立了自己的守则。1947年,哈钦斯委员会(新闻自由委员会)在其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正式提出了“专业化(职业化)”的目标。报告中将传播业者和律师、医生相提并论,认为这些职业追求的都是提供公共服务,而“没有哪种公共服务比传播服务更重要”。委员会提出了新闻业应该达到的基本标准,这种“社会责任论”的观念渗透到了美国新闻界的各种守则条文中,成为当代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主体。
与此同时,在美国形成的媒介从业者道德守则也传入欧洲并扩散开来,最终波及全世界。我国一也颁布了新闻业的自律守则,如1991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公布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1999年,中国报业协会公布了《中国报业自律公约》等,在我国的传播体制和社会文化体系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专业主_义。
(3)媒介专业主义的基本原则
媒介专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建立在新闻专业主义基础之上的。
①媒介专业主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新闻传媒的社会功能; 新闻从业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 以及新闻从业者的行为准则。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是一些基本原则,包括:
a. 媒体具有社会公器的职能,新闻工作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而不仅限于服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
b. 新闻从业者是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而不是某一利益集团的宣传员,或政治、经济利益冲突的参与者或鼓动者;
c. 他们是信息流通的“把关人,,,采纳的基准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而不是任何需要向社会主流灌输的意识形态;
d. 他们以实证科学的理性标准评判事实的真相,服从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而不是臣服于任何政治权力或经济势力;
e. 他们受制于建立在上述原则之上的专业规范,接受专业社区的自律,而不接受在此之外的任何权力或权威的控制。
②莱提拉对三十一个欧洲国家的媒介道德守则进行了研究,发现大量的原则都可以归入六类,这代表了西方-媒介专业主义的基本规范:
a. 信息的真实性; b. 信息的准确性; c. 对公众权利的捍卫;
d. 对舆论的负责; e. 搜集和呈现信息的标准; f. 尊重信息来源。
③根据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公布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我国的媒介专业主义包括以下原则:
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c. 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 d.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e. 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f. 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媒介专业主义(主要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