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现行高中生物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现状,教学课例,分析研究

  摘要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现行的高中生物教学现状能否满足新课程的需求?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如何改进等?对此,我于2004年3月至11月用了九个多月的时间,在陕西延安市随机听取了十三位老师的55节课,并对他们进行了访谈,听取了他们对生物教学现状的看法,并重点研究了十个教学案例,发现该市高中生物教学在教学理念、方法等诸多方面与现行课程改革理论相差较大,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和解决措施提出笔者粗浅的见解,旨在抛砖引玉,与生物界同仁们共同研究和探讨。 延安地区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价值观的偏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过分关注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丢弃了生物教学真正的价值所在,造成三维教学目标体现的不均衡;学生学习方式单一,没有探究,没有发现,更没有自主性可言,只有一味的接受,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记;活动课、实验课形同虚设,学生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不能学以致用。单通道授受式的知识传递、专制型课堂管理模式是不平等师生关系产生的根源;"黑板+粉笔+教材"的单一课堂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积极性。 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教育观念滞后,"轰轰烈烈抓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是该地区教育的真实写照,广大学子将考大学当作唯一的学习目标,民众将考大学作为子女"跳龙门"的唯一路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重点和非重点学校、城区和非城区学校在学生结构、师资配备等方面有很大差距,加之地域偏僻,很难留住人才,课程改革的浪潮对其冲击甚微。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制约着学校的教育目标,左右着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造成了学生知识与能力发展的失衡,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价值观偏颇"的畸形人才。 本研究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发展延安地区的高中生物教学,首当其冲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前,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广东、宁夏、海南和山东四省的实验区试点推行,新的教学理念、新的课程结构给生物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看到了生物教学发展的曙光,也给我们一线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课程变革前,我们应为实施新课程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是转变教育观念,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分析、选择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优化现有知识结构,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以生物教材的知识体系为载体,精选一些与学生将来参加现代生产和进入现代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知识,发挥生物学科的知识优势,充分利用当地生物资源,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为不同的教学对象提供施展才华的教学平台;通过切实可行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的角色转变;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落到实处,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来提高高中生物的教育水平;建议取消重点中学,合理配置优质教育资源。